1.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COPD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价的客观指标
A. 肺功能检查
B. 胸部X线检查
C. 胸部CT
D. 动脉血气分析
E. 血常规
2. [单选题]垂体性侏儒症患儿缺乏的是
A. 生长激素
B. 垂体前叶
C. 甲状腺素
D. 甲状腺
E. 胰岛素
3. [单选题]营养不良辅助检查中最具特征的改变是
A. 必需氨基酸浓度降低
B. 血清蛋白浓度降低
C. 血浆牛磺酸降低
D. 血清酶活性降低
E. 微量元素低于正常
4. [单选题]洗手的指征不包括
A. 无菌操作前后
B. 接触伤口前后
C. 戴手套后
D. 使用厕所前后
E. 处理污染的物品后
5. [单选题]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为( )
A. 6个月左右
B. 8~10个月
C. 10~12个月
D. 12~18个月
E. 24个月左右
6. [单选题]下列哪种因素不易发生急性肾衰竭
A. 开放骨折合并感染
B. 大腿挤压伤
C. 大面积烧伤
D. 关节扭伤
E. 双肾结石
7. [单选题]10个月小儿患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为脑膜炎双球菌,首选的药物是
A. 青霉素
B. 磺胺嘧啶钠
C. 氯霉素
D. 庆大霉素
E. 红霉素
8. [单选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最关键的治疗是
A. 喂养高糖补充热量
B. 监测体温
C. 抗感染治疗
D. 观察有无脱水症状
E. 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9. [单选题]肾炎性水肿一般表现为
A. 双下肢对称性可凹性水肿
B. 胸腔积液
C. 晨起眼睑及头面部水肿
D. 腹水
E. 腰骶部水肿
10. [单选题]引起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主要的病原菌是
A. 混合性细菌
B. 大肠杆菌
C. 葡萄球菌
D. 链球菌
E. 肺炎双球菌
11. [单选题]单纯疱疹性口炎的病原体是
A. 细菌
B. 病毒
C. 真菌
D. 原虫
E. 支原体
12. [单选题]关于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A. 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增加35%~45%
B. 分娩期腹压及能量的消耗增加
C. 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减少
D. 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加
E. 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发生移位
13. [单选题]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是
A.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B. 酸碱平衡失调
C. 药物中毒或过敏
D. 冠心病
E. 手术或麻醉意外
14. [单选题]原发性肺结核X线检查表现为
A. 哑铃状阴影
B. 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可融合和形成空洞
C. 纤维厚壁空洞形成广泛纤维增生
D. 大小一致、密度一致、分布均匀的粟粒状阴影
E. 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分布不均匀的粟粒状阴影
15. [单选题]青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糖耐量降低的主要机制是
A. 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B. 分泌变异胰岛素
C. 胰岛素受体单基因缺陷
D. 血中存在胰岛素抗体
E. 血中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
16. [单选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特征是
A. 出血
B. 反复感染
C. 特殊面容
D. 智力低下
E. 生长发育迟缓
17. [单选题]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感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A. 腺病毒
B. 呼吸道合胞病毒
C. 鼻病毒
D. 流感病毒
E. 肠道病毒
18. [单选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是
A. 多发生在活动后
B. 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
C. 血管痉挛不会导致心肌梗死
D. 冠脉内粥样斑块增大、破溃、出血,形成血栓、栓塞使管腔完全闭塞
E. 4周后成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19. [单选题]人际传播是
A. 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B. 组织以外的小群体的传播活动
C. 媒体组织采用现代机器设备,通过大批复制并迅速地传播信息,从而影响庞杂的受众的过程
D. 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E. 个体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外处理过程
20. [单选题]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不会出现以下哪种情况
A. 隐性病原携带者
B. 细菌不可能再排出体外
C. 获得免疫
D. 不发病
E. 发病
1.正确答案 :A
解析:所列选项均为COPD常用的辅助检查,而其中反映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是肺功能检查,临床据此对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疾病进展、预后等作出判断。
2.正确答案 :A
解析:垂体性侏儒症患儿缺乏的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缺乏后使骨化中心发育迟缓而出现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 。
3.正确答案 :B
解析:营养不良最突出的表现是血清白蛋白降低。
4.正确答案 :C
解析:洗手的指征包括:①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尤其是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②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③无菌操作前、后;④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⑤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⑥脱手套后;⑦使用厕所前、后。而选项C戴手套后可进行操作,不是洗手的指征。
5.正确答案 :D
解析: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后随颅骨发育而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而变小,1~1.5岁时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前囟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前囟饱满常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炎、脑膜炎、腑肿瘤、脑出血等疾病,而前囟凹陷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
6.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肾衰竭(ARF)很常见,涉及内、外、妇、儿、传染和创伤等各个学科。ARF发生之前往往存在某些危险因素,其中严重创伤:如烧伤、挤压伤、严重骨折等由于休克、感染和创伤组织释放的肌红蛋白等易发生ARF。
7.正确答案 :A
解析:流感嗜血杆菌: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等。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头孢噻肟钠等。脑膜炎双球菌:青霉素-G。革兰氏阴性菌:头孢噻肟钠、阿米卡星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萘夫西林、氨基糖苷类、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万古霉素。新生儿脑膜炎: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
8.正确答案 :E
解析: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复温是治疗护理的关键措施,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9.正确答案 :C
解析: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钠水潴留于细胞外液的各个部分,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及辅助检查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10.正确答案 :B
解析: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绝大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 。主要病因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所以,肠道内各种细菌均可成为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尤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一般都是混合感染。
11.正确答案 :B
解析:1.常见的口腔炎有疱疹性口腔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溃疡性口腔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鹅口疮(白色念珠菌感染)。
【该题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知识点进行考核】
2.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白色念珠菌是属于真菌的一种。
【该题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知识点进行考核】
12.正确答案 :C
解析:第二产程时除子宫收缩外,腹肌和骨骼肌也参加活动,使周围阻力加重;分娩时的屏气,使肺循环压力增高,同时腹压增大,使内脏血液涌向心脏,回心血量增加,此时心脏负担最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八章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D
解析:心脏骤停病因包括心脏病(以冠心病最多见)、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意外事件、药物中毒或过敏、某些治疗、手术或麻醉意外。
14.正确答案 :A
解析:1.【该题针对“实践能力-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实践能力-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3.【该题针对“实践能力-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4.【该题针对“实践能力-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5.【该题针对“实践能力-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15.正确答案 :C
解析:胰岛素受体单基因缺陷是青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糖耐量降低的主要机制。
16.正确答案 :B
解析: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特征是反复感染。
17.正确答案 :E
解析:上感的体征: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肠道病毒感染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皮疹。肺部听诊一般正常。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正确答案 :D
解析: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旦狭窄部血管粥样斑块增大、破溃、出血,局部血栓形成、栓塞或出现血管持续痉挛,使管腔完全闭塞。
19.正确答案 :A
解析:1.人际传播又称亲身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信息交流,是个体之间相互沟通。人际传播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传播形式。
【该题针对“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2.按照传播的规模将人类创办活动氛围五种类型,即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自我传播。群体传播是指组织以外的小群体(非组织群体)的传播活动。
【该题针对“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3.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
【该题针对“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4.组织传播是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该题针对“健康传播的基本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20.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和完整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侵入。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上颤动,可将细菌咳出或咽下;随粪便每日约排菌1012个;小便可清除尿道上皮的细菌。病原菌侵入机体后不会出现细菌不可能再排出体外。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