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男,50岁,农民,腹泻20天,大便5~8次/天,呈暗红色糊状,量多"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传染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男,50岁,农民,腹泻20天,大便5~8次/天,呈暗红色糊状,量多,有腥臭味,无明显发热及里急后重,当地给予诺氟沙星治疗7天,无明显好转。粪便常规:暗红色,含血及黏液,WBC+/HP,RBC+++/HP,发现夏-雷结晶。下列哪项处理较为妥当
A. 甲硝唑
B. 甲硝唑+喹碘方
C. 依米丁
D. 依米丁+喹碘方
E. 喹碘方
[多选题]下列哪些基因属于HIV的调节基因 ( )
A. vif
B. rev
C. tat
D. nef
E. vpr
正确答案 :BCD
[多选题]胃失和降可出现( )
A. 腹胀
B. 便秘
C. 纳呆
D. 口臭
E. 呃逆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乙型脑炎在我国的发病季节主要在
A. 7、8、9三个月
B. 夏季
C. 冬春季节
D. 9、10、11三个月
E. 夏秋季节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并殖吸虫病是由不同虫种的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导致
A. 脑吸虫病
B. 并殖吸虫病
C. 肝吸虫病
D. 皮下型吸虫病
E. 脾吸虫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并殖吸虫病是由不同虫种的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其中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导致并殖吸虫病。
[单选题]关于弯曲菌感染的流行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B. 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高
C. 在急性肠炎患者中,空肠弯曲菌检出率高
D. 空肠弯曲菌感染可见于既往健康者
E. 慢性肝病、肿瘤、艾滋病患者易感染胎儿弯曲菌
正确答案 :B
[多选题]隐孢子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临床表现为
A. 可伴电解质紊乱等
B. 难以控制腹泻粪量多
C. 持续可达数月
D. 每天可达数十次水样便
E. 起病缓慢、症状重
正确答案 :ABCDE
[多选题]属于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是
A. 男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药瘾者
D. 多次输血者
E. 血友病患者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 沉香
B. 木香
C. 干姜
D. 吴茱萸
E. 陈皮
正确答案 :A
折量法与骨性标志取穴法结合应用的穴位有( )关于蠕虫蚴移行症叙述,间日发作一次约10天,查体:贫血貌,肝在肋下2cm,血片检查发现间日疟原虫,未予治疗,最可能的解释是 ( )关于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正确描
饮量不多,见于( )下列选项中,应采取下列何种治疗措施登革热的发病机制,下列电解质降低不明显的是 (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主要为痰饮内停#
湿热内蕴
热入营血
阳气虚弱#
瘀血内阻大便艰涩,临厕努挣
量少,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证属( )驱治猪带绦虫、牛带绦虫,首选药物为鼠疫患者血常规检查不出现哪种结果控制传染病流行取得显著效果的免疫制剂有女性,不规则发热3天,近1周每天畏寒、发热、大汗,未能控制
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首选的方剂是(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特征是正常情况下空腹12小时后血清中不存在的是莱姆病进行组织学染色时可采取下列组织标本,下腹中部触及扁圆形、圆
患者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神疲,面色少华,舌淡苔白,以下哪项不正确"热因热用"属于( )补气活血,镇惊安神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补益心脾,缓慢静脉注射#
阿拉明(10 mg)+多巴胺(20 mg)+0.85%氯化钠溶液(1500 m
月经初潮较迟,腰酸腿软,性欲低下,舌淡红,下列错误的是 ( )以下哪项不是肺孢子菌病的发病机理以下关于疟疾的诊断性治疗说法正确的是补益肾气,调理冲任#
滋肾益阴,凉血调经
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补血养血,服药后24~
质稠,有臭味,身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虚细而数。宜选用( )狂犬病毒固定毒株的特点是关于弯曲菌病,下列哪项错误归脾汤所治心悸失眠的主证是( )蛲虫的主要感染人群是正常体温24小时波动相差不超过最常经母婴途径
患者胃痛,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大便不爽,舌苔厚腻,脉滑。其治法是( )对于恙虫病,哪项不正确可引起总胆固醇增高的有符合伤寒临床特点的有对肾的系统连属,论述正确的是( )粪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常
少寐多梦,梦则遗精,伴心烦,心悸健忘,口干,小便短赤,舌红,脉细数。应诊为( )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常见于什么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目前艾滋病最严重的地区 ( )"肠风"、"脏毒"是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
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26岁,诊断为恶性疟,在临床采取措施中,防止交叉感染
即可停用糖皮质激素#
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对症治疗给予退热剂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
临床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