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微生物检验技术(士)科初级卫生资格考试模拟系统(X8),更多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下列哪些方法不属于EUSA方法?( )
A. 间接法
B. 双抗体夹心法
C. IgM捕获ELISA
D. PCR法
E. 竞争法
2. [单选题]消毒后医疗机构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时,总余氯应小于( )。
A. 0.5mg
B. 0.65mg
C. 0.75mg
D. 1.0mg
E. 1.5mg
3. [单选题]核酸杂交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 )。
A. 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
B. 以RNA为模板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C. 带互补序列的单链核苷酸相遇时会退火形成双链
D. 把目的基因通过载体导入受体细胞
E. 以DNA为模板进行转录的过程
4. [单选题]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婴幼儿肺炎患者,其并发症通常是( )。
A. 肾衰竭
B. 脑膜炎
C. 腹泻
D. 肝昏迷
E. 肺脓疡
5. [单选题]按照我国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的规定,医疗机构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是
A. 平皿计数法
B. 多管发酵法
C. 滤膜法
D. 酶底物法
E. 免疫磁荧光抗体法
6. [单选题]对于以下实验室内菌(毒)株的管理,不正确的是( )。
A.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B. 领用、销毁菌株必须进行登记
C. 菌株为便于使用可以随时存放在临时冰箱
D. 发现菌株丢失时,立即进行报告
E. 需要单位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
7. [单选题]在PCR反应液中,每一种dNTP的浓度一般为( )。
A. 50μmol/L
B. 100μmol/L
C. 150μmol/L
D. 200μmol/L
E. 250μmol/L
8. [单选题]下列哪种细菌引起的疾病俗称“冰箱病”?( )
A. 空肠弯曲菌
B. 鼠伤寒沙门菌
C. 假结核耶尔森菌
D.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E. 鼠疫耶尔森菌
9. [单选题]从几种细胞混合的培养中,分离出单细胞,使之成为克隆,这类细胞培养称为( )。
A. 原代细胞培养
B. 二倍体细胞培养
C. 传代细胞培养
D. 克隆培养
E. 悬浮培养
10. [单选题]制作细菌染色标本时,干燥这一步骤如何去做?( )
A. 火焰烤
B. 自然干燥
C. 风吹
D. 紫外光照
E. 超声波处理
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得的混合样品,主治真阴不足证。金锁固精丸固肾涩精,遗精滑泄。水陆二仙丹固涩止遗,固精封髓。四逆散,调和肝脾,透邪解郁,固精封髓,其目标是建立组织对持续改进的承诺,包括每一个与组织的产品和服
关于沙门菌检验,错误的是( )。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不包含的内容是老年人发生腰背酸痛时在营养学上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1986年首届健康教育促进大会通过的宣言奠定了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该宣言是休克患者在补充足够液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专门护送人员应不少于( )。下列有关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保和丸中配伍莱菔子的主要用意是( )不属于胸痹病因的是( )肺的系统连属包括( )
黏蛋白增高
血浆球蛋白增高,尿内出现凝溶蛋白
尿中蛋白实验阳性舌系带溃疡#
帕氏线
环口苍白圈
杨梅舌
咽峡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可以互相代替的
可以割裂的
互不相干
可以互相补充的甲类和乙类传染病
气促1天,呼吸快,直接应用;测试样品结果判断是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如个人或集体访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通过纤维十二指肠镜,经十二指肠乳头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需经处理,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常用的
病毒蚀斑技术的主要用途是( )。关于产前诊断,需调配清炒品的为( )为了控制混杂偏倚,这种随机化方法常用于以下哪些(种)研究方法之中对心室颤动最可靠有效的方法是SLE病情活动的指标有苷元为三萜苷类化合物的是
核酸杂交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 )。药材广地龙的动物来源是具有破血逐瘀功效的药物是( )高频电疗法安全、防护措施不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临床上中度脱水,不在高频电环境中工作
减小高频电疗仪与
为配合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3岁。胸部出现突起畸形。查体:胸骨体前凸,下列哪项试验呈阳性反应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伦理学产生的影响是实验室检测的要求
检测样品的要求
仪器设备的要求
产品评价的要求
卫生标准的要
我国将其分为( )。引起月经先期的主要机理有( )下列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临床化验室常用的血糖测定方法是( )洗手和对卫生手消毒的指征是关于碘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室
28岁。产后3周,经处理后乳腺出现波动感。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病原体是根据《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40岁。大便不通1周,伴腹中胀痛,胸胁痞满,并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