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降低口服药物生物作用度的因素是( )
A. 首过效应
B. 肠肝循环
C. 血脑屏障
D. 胎盘屏障
E. 血眼屏障
2. [多选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包括
A. 开放式提问
B. 认真聆听
C. 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 注意掌握时间
E. 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
3. [多选题]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A. 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配制
B. 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合格的,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
C. 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D. 经国家或者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之间调剂使用
4. [单选题]包装严密、药液澄明度好、色泽均匀、无变色、沉淀等现象
A. 片剂
B. 注射剂
C. 颗粒剂
D. 糖浆剂
E. 胶囊剂
5. [单选题]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应标明
A. “免费”字样
B. “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C. “免费”和“计划免疫”字样
D. “免费”字样和“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6. [单选题]处理由皮肤和黏膜吸收的中毒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去污染衣物,清洗被污染的皮肤与黏膜
B.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立即冲洗,5分钟后用适当中和液冲洗
C. 由伤口进入局部的药物中毒,要用止血带结扎,必要时局部引流
D. 眼内污染毒物,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并滴入相应中和剂
E. 眼内污染固体的腐蚀性毒物颗粒,用器械的方法取出结膜和角膜的异物
7. [多选题]与补钙制剂同时使用时,会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影响补钙剂在体内吸收的抗菌药物有
A. 多西环素
B. 美他环素
C. 米诺环素
D. 四环素
E. 土霉素
8. [单选题]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的注射途径是
A. 静脉注射
B. 脊椎腔注射
C. 肌内注射
D. 皮下注射
E. 皮内注射
9. [单选题]长期应用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而且可加速其他合用药物代谢的肝药酶诱导剂是( )。
A. 苯巴比妥
B. 地西泮
C. 唑吡坦
D. 佐匹克隆
E. 阿普唑仑
10. [单选题]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的是
A. 核糖核酸
B. 胆固醇
C. 脂多糖
D. 蛋白质
E. 磷脂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ABDE
解析:沟通的技巧:认真聆听,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谈话时尽量使用短句,使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从中判断其对问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与患者的谈话时间不宜过长,提供的信息也不宜过多,可以准备一些宣传资料,咨询时发给患者,方便患者阅读。
3.正确答案 :BCD
解析:医疗机构配制制剂,须经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由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验收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并获得要进行配制制剂的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方可配制。
4.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剂型的药品外观质量检查。注射剂必须包装严密、药液澄明度好、色泽均匀、无变色、沉淀等现象(B)。
5.正确答案 :D
解析: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故选D。
6.正确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经皮肤和黏膜吸收中毒的处理”。由皮肤和黏膜吸收的中毒的处理方法有:①除去污染的衣物,清除皮肤、黏膜上的毒物,用大量温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与黏膜,特别注意毛发和直接接触的部位;对不溶于水的毒物可用适当溶剂清洗,如用10%酒精或植物油冲洗酚类中毒,也可用适当的解毒剂加入水中冲洗;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者,冲洗时间要求达15~30分钟,并用适当的中和液或解毒液冲洗。②对由伤口进入或其他原因进入局部的药物中毒,要用止血带结扎,尽量减少毒物吸收,必要时行局部引流排毒。③眼内污染毒物时,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并滴入相应的中和剂;对固体的腐蚀性毒物颗粒,要用眼科器械取出异物。根据第①点可知,选项B的叙述是不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7.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四环素类药物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烯醇羟基及羰基,在近中性条件下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
8.正确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和选项直接分析,静脉注射注射于血管内,分为静脉推注和静脉滴注,前者用量小,一般为5~50ml,后者用量大,可至数千毫升;脊椎腔注射注射于脊椎腔,注射量在10ml以下;肌内注射注射量在5ml以下;皮下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1~2ml;皮内注射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一次注射量在0.2ml以下,故本题选D。
9.正确答案 :A
解析:苯巴比妥为一有效的肝微粒体酶诱导剂,能提高肝细胞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促使微粒体把间接胆红素转变为直接胆红素,并促使肝细胞排泄直接胆红素,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另外可以增加肝血流量、胆汁流量及胆酸排泄量,促进胆汁的排出,提高肝脏对胆红素的清除作用,降低其血浓度,促进黄疸消退。
10.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为识记题,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的致热物质;热原通常是磷脂多醇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内毒素的化学成分是磷脂多糖-蛋白质复合物,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多糖,特别强的热原活性;故选C。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