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
A. 《论语》
B. 《史记》
C. 《孟子》
D. 《周易》
2. [单选题]麻子仁丸是在( )基础上加味而成的。
A. 小承气汤
B. 大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增液汤
3.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A. 证候
B. 体征
C. 症状
D. 疾病
4. [单选题]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A. 肠
B. 胃
C. 脾
D. 肝
5. [单选题]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 )。
A. 动、静
B. 天、地
C. 日光向背
D. 日、月
6. [单选题]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
A. 刘元素
B. 朱震亨
C. 李果
D. 张子和
7.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 )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A. 经络
B. 六腑
C. 奇恒之腑
D. 五脏
8.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
A. 审察内外整体统一
B. 辨证求因,审因法治
C.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D. 阳病治阴
9. [单选题]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是( )。
A. 地气
B. 天气
C. 精气
D. 清气
10. [单选题]解表剂适用于除( )以外的各种病证。
A. 风温初起
B. 外感风寒
C. 疮疡初起
D. 麻疹已透
1.正确答案 :D
解析:《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为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2.正确答案 :A
解析:麻子仁丸由小承气汤加火麻仁、杏仁、白芍、蜂蜜组成。因此选A。
3.正确答案 :D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
4.正确答案 :C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5.正确答案 :C
解析: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其含义逐渐延伸至晴与雨、寒与热、天与地、日与月、静与动、男与女、气与形等。至《周易》,阴阳已上升为哲学范畴,概指自然界一切具有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并用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6.正确答案 :B
解析:朱震亨又名朱丹溪,是“滋阴派”,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7.正确答案 :D
解析:整体性是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首先,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许多执行不同机能的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了人这个整体。此外,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而人的精神和形体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是形体的产物,但对形体也可发生反向作用。
8.正确答案 :D
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9.正确答案 :C
解析:精气分阴阳,以成天地。天地交感,以生万物。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天地万物之间充斥着无形之精气,并相互作用,且这些无形之精气还能渗入于有形的实体,并与已构成有形实体的精气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换和感应,因而,精气又是天地万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性物质。其精气的中介作用,主要表现为维系着天地万物之联系,并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解表剂适用于外感病症或疾病的初起阶段。故此题应选C。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