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可引起特异质反应的药物有
A. 磺胺类药物
B. 伯喹啉
C. 氯琥珀胆碱
D. 对乙酰氨基酚
E. 阿司匹林
2. [多选题]下列哪些操作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对微生物检查法的规定
A. 控制菌培养温度为23~28℃
B. 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不必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
C. 玫瑰红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D. 鼻用制剂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E. 细菌的培养温度为30~35℃
3. [单选题]化学药、中成药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几种药品
A. 5
B. 6
C. 3
D. 7
E. 4
4. [单选题]对疟原虫红细胞外期最有效的药物是
A. 伯氨喹
B. 氯喹
C. 青蒿素
D. 乙胺嘧啶
E. 奎宁
5. [单选题]治疗劳淋阳虚证的代表方是( )
A. 理中丸
B. 六味地黄丸
C. 金匮肾气丸
D. 左归丸
E. 补中益气丸
1.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又称特应性反应,是指个体对有些药物的异常敏感性。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肌体缺乏某种酶,是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服用伯氨喹、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紫绀、溶血性贫血等;乙酰化酶缺乏者,服用异烟肼后易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服用肼屈嗪后易出现全身性红斑狼疮综合征;假胆碱脂酶缺乏者,用琥珀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而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氟烷类麻醉药物在特异质病人中引起肝损害;阿司匹林引起的阿司匹林哮喘也属于特异质反应。
2.正确答案 :AB
解析:规定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0~35℃。具有抑菌活性的供试品进行检查时常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处理,以消除供试品试液的抑菌活性。玫瑰红钠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剂,用于霉菌和酵母菌计数。
3.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化学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4.正确答案 :A
解析:伯氨喹对间日疟红细胞外期子孢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5.正确答案 :C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