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某妇女,28岁,平素月经规律,26~28天一次,每次持续4天,其月经第一天是10月1日,今日是10月3日,那么,她的子宫内膜变化处于
A. 月经期
B. 增生期
C. 分泌期
D. 月经前期
E. 初潮期
2. [单选题]护理学诞生于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初
C. 16世纪末
D.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
E. 20世纪末
3. [单选题]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腹穿液
A. 黄色、浑浊、无臭味,可有食物残渣
B. 不凝血液
C. 稀脓性,略带臭味
D. 血性脓液,臭味明显
E. 血性胰淀粉酶含量高
4. [单选题]同情和开导病人属于( )
A. 药物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B. 手术治疗中的道德要求
C. 手术后的道德要求
D. 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
E. 辅助治疗的道德要求
5. [单选题]确诊伤寒最常用的方法是
A. 尿培养
B. 痰培养
C. 血培养
D. 粪便培养
E. 骨髓培养
6. [单选题]肠功能紊乱属于
A. 一度失调
B. 二度失调
C. 三度失调
D. 移位菌群失调
E. 可逆性失调
7. [单选题]自我监测胎儿安危最适宜的方法是
A. 定期查尿妊娠试验
B. 胎动计数
C. 尿雌三醇测定
D. 胎心电子监护
E. 自测宫高和腹围
8. [单选题]儿科护士的主要角色
A. 护理者
B. 代言者
C. 教育者
D. 指导者
E. 协作者
9. [单选题]形成评价
A. 贯穿始终的针对个体、组织以及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B. 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
C. 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与不足
D. 对目标人群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价
E. 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变化的评估
10. [单选题]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是
A. 发病年龄
B. 疝块外形
C. 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
D. 嵌顿机会的多少
E. 手指插入外环有无咳嗽冲击感
1.正确答案 :A
解析:该妇女月经期为4天,10月1日开始第一天,10月3日还处于月经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正确答案 :D
解析: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渐形成和发展 。故选D。
3.正确答案 :A
解析:1.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为黄色、浑浊、含胆汁、无臭味的抽出液。
2.腹腔穿刺抽出液体若为不凝固血液,提示为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所致的内出血。
4.正确答案 :D
解析:在心理治疗中,医务人员应遵循以下道德要求: 1.要掌握和运用心理治疗的知识、技巧去开导病人。 2.要有同情、帮助病人的诚意。 3.要以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和感染病人。 4.要保守病人的秘密、隐私。
5.正确答案 :C
解析:伤寒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应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培养方法 。血培养,在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达到80%以上;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高,可达90%以上。故选C。
6.正确答案 :B
解析:根据失调的程度分为三度:(一)一度失调:只能从细菌定量检查上发现其变化,临床上无明显表现。在诱因停止后,不经治疗可自行恢复(A、E错)。(二)二度失调:去除诱因后不可逆。在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慢性口腔炎或咽峡炎等。(B对)(三)三度失调:原来的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其中的少数菌种成为优势菌,出现急性临床表现,甚至病情凶险。如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伪膜性肠炎)以及真菌性肠炎等。(C错)。
7.正确答案 :B
解析:胎心计数和胎动计数是孕妇自我监护胎儿宫内安危的重要方法。在备选答案中,A、C、D、E均需要去医疗机构通过仪器检查,不方便。只有B可以在家由孕妇自己进行。通常教会孕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胎动,每小时胎动数应该不少于3次,通过胎动变化情况监测胎儿宫内安危,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8.正确答案 :A
解析:儿科护理人员主要充当直接护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直接护理者对患儿提供直接的护理是儿科护士的主要角色。
9.正确答案 :B
解析:1.形成评价进行的评价活动,是一个完善项目计划、避免工作失误的过程,包括在评价计划设计阶段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等,其目的在于使计划符合实际的情况。
2.过程评价是贯穿始终地针对个体、组织以及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3.效应评价是对目标人群因健康教育项目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的评价。
4.总结评价是指形成评价、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的综合以及对各个方面资料作出总结性的概括,能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与不足,为今后的计划制订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压住内环后疝块是否再突出是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主要依据。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