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临床基础检验医学副高职称专业知识考试试题(N7),更多临床基础检验(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在血液分析仪WBC/BASO通道中,未被试剂溶解的细胞
A. 中性粒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单核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2. [单选题]下列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次骨髓穿刺未找到骨髓瘤细胞可排除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性
B. 骨髓增生程度常为增生极度活跃
C. 是骨髓内多种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
D. 骨髓中骨髓瘤细胞小于10%
E. 骨髓瘤细胞的大小、成熟程度与正常浆细胞常有明显不同
3. [单选题]病毒性脑膜炎细胞分类比例较多的细胞是
A. 单核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脓细胞
4. [多选题]免疫抑制剂的适应证有( )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肿瘤
C. AIDS
D. 类风湿关节炎
E. 重症肌无力
5. [多选题]腹水为漏出液的是
A. 重症糖尿病
B. 肾病综合征
C. 胃穿孔
D. 重度营养不良
E. 丝虫病
6. [单选题]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μm
B. cm
C. nm
D. mm
E. dm
7. [单选题]魏氏血沉管的刻度为 ( )
A. 0~20cm
B. 0~15cm
C. 0~10cm
D. 0~25cm
E. 0~30cm
8.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妊娠25周,水肿、乏力、血压高。显微镜检查:白细胞2~5/HP,PRO定性(+++),定量5.2g/24h,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膀胱炎
B. 肾盂肾炎
C. 妊娠中毒症
D. 肾动脉硬化
E. 急性肾小球肾炎
9. [单选题]血液分析仪MAPSS法进行分类时,在试剂作用后,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因红细胞折光系数相当于
A. 鞘液
B. 血清
C. 染色液
D. 清洗液
E. 稀释液
10. [单选题]以下关于厌氧菌标本采集与送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封闭性脓肿应使用针管抽取,采集前应严格消毒皮肤
B. 女性生殖道标本厌氧培养,应进行后穹隆穿刺抽取
C. 下呼吸道分泌物厌氧培养,应采集气管、支气管吸取物
D. 尿标本厌氧培养,应采集耻骨上穿刺尿
E. 若使用棉拭子采集厌氧培养标本,应使用厌氧运输培养基运送
关于尿pH测定的临床意义,以下叙述错误的是统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为病理性酸性尿可见于高热患者
病理性酸性尿是低钠性代谢性碱中毒患者的典型特征之一#
病理性碱性尿见于膀胱炎患者
正常新鲜尿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尿酮体筛检方法是 ( )实验效应具有的特点是有关纤维蛋白的降解,正确的叙述是 ( )对有核红细胞正确的叙述是 ( )关于积液穿刺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脑脊液标本采集中的第1管进行胶体金法
可造成尿分析仪酮体检验假阳性的药物是 ( )实验室内同一项目的比对是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出现哪种管型可提示肾小管病变严重 ( )一次性粪便标本容器及玻片处理,正确的是HiCN法最大的缺点是 ( )试带法尿白
有关止凝血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 )阴道清洁度可分为Ⅰ~Ⅳ度,当两个事物或现象在数量上的协同变异呈直线趋势时,这种现象称为在痰液涂片中,胞核较大,可相互黏附成片。在刷取和穿刺涂片中,呈圆形、卵圆
关于血沉的临床意义,错误的叙述是 ( )CD2常阳性的淋巴瘤是关于粪便中红细胞数量的叙述,活动期血沉加快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沉加快
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辅助鉴别
血沉减慢意义不大
心绞痛时血沉加快,心肌梗死时血沉
依据ISO15189,关于实验室设备,实验室必须保持影响检验性能的每件设备的记录,在记录中必须有的是苯丙氨酸脱胺酶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尿hCG检查可用于辅助诊断白细胞直方图上,单个核细胞区不包括以下哪类细胞不适宜采集脑
不符合常规检验要求的粪便标本是内、外凝血系统形成凝血酶均需要的凝血因子是化脓性积液的特点有 ( )下列不属于细菌药敏试验常见的质控菌株是用来说明一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统计学参数的是关于检验结果的报告内
在检验方法学的研究中,最有价值的精度是尿道受刺激时,尿液中可大量出现( )。奥运比赛组委会对各国运动员的尿样进行兴奋剂检查,应采用何种防腐剂保存尿样标本关于血沉测定对标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McAb( )各
一端细长;胞质含角质,染色质粗糙,通常是30~60分钟,复合物浊度不再受时间的影响
速率法是测最大反应的速度,而我国则不包含。终点法是在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即反应达到顶峰时的峰值。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在几十秒内
下列符合临床输血原则的有 ( )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的是直接标准化法应满足的条件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0型与M1型的主要区别为关于1型糖尿病,叙述正确的是( )引起生理性贫血的因素是 ( )WHO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