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烟酸的适应证有
A. Ⅱb型血脂血症
B. 混合型高脂血症
C. 高TG血症
D. Ⅳ型高脂血症
E. 低HDL血症
2. [多选题]引起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因素有:
A. 微量青霉烯酸
B. 溶媒
C. 青霉噻唑酸
D. 剂量
E. 青霉素聚合物
3. [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仅限于
A. 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
B. 所有中成药
C. 所有二类精神药品
D. 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
E. 所有民族药
4. [多选题]容易混淆的药品中文名
A. 消心痛与消炎痛
B. 他巴唑与地巴唑
C. 阿拉明与可拉明
D. 安妥明与安妥碘
E. 泰能与泰宁
5. [多选题]影响乳剂类型的因素有( )
A. 乳化剂的HLB值
B. 乳滴的大小
C. 内相与外相的体积比
D. 内相的密度
E. 外相的密度
6. [多选题]肾上腺素可激动的受体是
A. α受体
B. M受体
C. β受体
D. N受体
E. DA受体
7. [多选题]以下"水银体温计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中,叙述正确的是
A. 测温前要将水银柱甩到36℃以下
B. 检查玻璃泡是否破裂,以免应用时水银溢出
C. 用后消毒时不能将其浸在乙醇里,以免渗进
D. 用后须先用冷水冲洗干净,再浸泡在70%乙醇中备用
E. 幼儿、精神失常、高热神昏及不能用鼻呼吸者不可测口温
8. [多选题]新药临床评价的局限性包括
A. 病例数目少
B. 观察时间短
C. 研究对象有局限性,特殊人群未纳入
D. 考察不全面
E. 管理有漏洞
9. [多选题]治疗冻伤(疮)的非处方药有( )。
A. 紫云膏
B. 十一烯酸软膏
C. 氧化锌软膏
D. 维生素E
E. 烟酸
10. [多选题]某药品生产企业利用回收玻璃瓶重新灌装大输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旋条例》,对本事件的处理,正确的有
A. 应按劣药论处
B. 应按假药论处
C.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这些玻璃瓶
D.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使用
E. 按使用了未经批准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行为进行处理
1.正确答案 :ABCDE
2.正确答案 :ACE
3.正确答案 :AD
4.正确答案 :ABCDE
5.正确答案 :AC
6.正确答案 :AC
7.正确答案 :BDE
解析:解析:本组题考查水银体温计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备选答案A、C均不正确。"测温前要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A误为"36℃以下"。水银体温计用后须无用冷水冲洗干净,而后浸泡在70%酒精中备用。C"用后消毒时不能将其浸在酒精里,以免渗进"是塑料封装的电子体温计使用注意事项。
8.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新药临床评价的局限性。新药四期临床评价的局限件有:①病例数目少;②观察时间短;③特殊人群未纳入;④考察不全面;⑤管理有漏洞。
9.正确答案 :ACDE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治疗冻伤(疮)的非处方药”。治疗冻伤(疮)的非处方药有:①对未形成溃疡的冻疮,轻轻按摩或温水湿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切忌以热水敷或热火烘烤。并可外涂敷紫云膏,一日1次。②对轻度冻疮者选用10%樟脑软膏(5%樟脑醑)涂敷患部,一日2次。或以肌醇烟酸酯软膏涂敷患部,其为一温和的血管扩张剂,直接作用于血管壁,可使病变部位和受寒冷刺激敏感部位的血管扩张,可促进局部皮肤、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和末梢血管的血流量。作用缓和而持久,适用于冻疮的防治,外用其1%乳膏剂,一日1~2次。对1~2度冻疮者可局部涂敷10%辣椒软膏、10%氧化锌软膏或冻疮膏等。③对局部发生水疱和糜烂者,可涂敷10%氧化锌软膏或依沙吖啶(利瓦诺)氧化锌糊剂;对发生溃烂而感染者,局部以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清除溢出的黏液后涂敷溃疡膏、0.5%~1%红霉素、0.5%林可霉素乳膏或10%鱼石脂软膏,以控制细菌的感染。④烟酸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用药后可出现局部和面部的温热感,口服一次50~100mg,一日1~3次,为减少不良反应,可酌选其缓释制剂;维生素E可促进肌肉生长,一次50~100mg,一日1~3次,连续3个月。对瘙痒严重者可加服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扑尔敏)或赛庚啶,一次2~4mg,一日2次。所以,选项A、C、D、E符合题意。选项B的“十一烯酸软膏”是治疗手足真菌感染的非处方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E。
10.正确答案 :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第七十五条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