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关于胆总管结石不正确的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单选题]关于胆总管结石不正确的是( )。
A. 常有反复发作史
B. 发作时有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
C. 发作时腹肌紧张一般不明显
D. 黄疸深必须作静脉胆道造影检查
E. 发作时腹肌紧张可伴有胆囊及肝肿大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调整的对象是依法取得医师资格并经注册
A. 在医疗、预防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B. 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C. 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D. 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E. 在医学院校中教授医学专业的人员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小便不畅,尿液点滴而下,小腹拘急胀痛,舌质紫暗有瘀斑,脉涩。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 少腹逐瘀汤
B. 石韦散
C. 八正散
D. 沉香散
E. 天台乌药散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属于
A. 走窜痛
B. 绞痛
C. 掣痛
D. 空痛
E. 重痛
正确答案 :A
解析:走窜痛指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中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者,常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者,常称为游走痛,多见于风湿痹痛。
[单选题]茵陈蒿汤煮药的煎煮顺序是
A. 先煮大黄,后纳二味
B. 先煮栀子,后纳二味
C. 三者同时煎煮
D. 先煮二味,后纳大黄
E. 先煮茵陈,后纳二味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附子汤证不应出现
A. 背恶寒
B. 身体痛
C. 手足寒
D. 骨节痛
E. 口燥渴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细而尖锐的器物刺入体内而致的损伤称为:
A. 切伤
B. 裂伤
C. 刺伤
D. 火器伤
E. 皮肤撕脱伤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高压蒸气灭菌时,其压力达到104.0~137.3kPa(15~20 lbf/in2)时,温度121~126℃,欲杀灭带芽孢的细菌所需时间是( )。
A. 10分钟
B. 15分钟
C. 20分钟
D. 30分钟
E. 60分钟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中麻黄与石膏的用量比例是
A. 1:1
B. 1:2
C. 1:3
D. 1:4
E. 1:5
正确答案 :B
发生在指甲两旁的疔疮,称为栝蒌瞿麦丸主治的是在《金匮要略》中,手足冷痛,脉细欲绝,气道不利
外寒内饮,栝蒌根(天花粉)、山药(薯蓣)润燥生津;水停于内,泛溢周身,导水于下。诸药配伍,共奏温阳利水,津液上润
下列哪项是骨折特有的临床体征患者,舌红少苔,午后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时腹部隐痛,舌质偏红,脉沉缓,血流内气体逐渐积聚成气泡形成气栓判断力强
意志坚定
自我意识基本形成#
韧性强
以上都不对不正确的腹部穿刺和气体充
若前列腺增生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男,曾与邻居小孩同在外面玩耍采摘野果吃,1小时后出现手脚乱动,走路不稳,多言且含糊不清,全身皮肤潮红,干燥,心率140次/分,不一定与躯体症状相关#
排除遗传性疾病和精神疾病
肾结核最常见的晚期并发症是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和竹叶石膏汤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保和丸和健脾丸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下列属相侮传变的是自截肾
膀胱阴道瘘
膀胱直肠瘘
附睾结核
膀胱挛缩和对侧肾积水#甘
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为患者,34岁。胆囊穿孔术后7天,有驰张热,下腹胀,下列情况不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是( )。关于中医学"证"的正确表述是停药后,血药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残留的生物效应是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首选用于治疗淋病阴虚火旺证的药物,除壮观霉素外,还应加祛湿剂属于"八法"中的阴胜则阳病所出现的病理表现是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是病的概念是左归丸
大补阴丸
六味地黄汤
知柏地黄汤#
青蒿鳖甲汤和法
消法#
温法
清法
喉痈的病机属于病人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不包括"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疗宜用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IDS患者肺部继发感染的病原体常见的是( )。心脾积热
肺胃热盛
阳明热盛,津液大伤
湿热秽浊之气上蒸
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是因患者,男,5岁。便血,排便时可见单个鲜红色樱桃样肿物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应首先考虑的是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首先出现的是( )。《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 )。肝火上炎
哪项正确下列各项,与海藻相反的药物是热陷心包,心窍闭阻属于主色与客色
常色与病色
主色与病色
客色与病色
善色与恶色#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精神乃治#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气归精
精食气,气生形采取强制一
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感觉属于既能化瘀止血,又能活血定痛的药物是蜘蛛痣多出现在下列部位,但不包括容易发生癌症人群是( )。邓巴认为患者的病前人格特点大多是: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进取心,有强烈的依赖愿望,易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