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化疗病人出现皮肤瘙痒时
A. 炉甘石洗剂
B. 锡类散
C. 苏打水
D. 氧化锌软膏
E. 硼酸软膏
2. [单选题]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
A. 期望理论
B. 成就激励论
C. 双因素理论
D. 公平理论
E. 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3.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A. 产生血小板抗体
B.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C. 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D. 铁缺乏
E. 凝血因子缺乏
4. [单选题]王某,女,18岁,因面临考试,担心考试不及格,天天熬夜复习,每天只睡5个小时,一周后,出现头晕、恶心、腹泻,来到门诊。王某的表现属于一种
A. 反射
B. 顺应
C. 积极应对
D. 自我调节
E. 应激适应不良
5. [单选题]产后出血的概念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
A. 300ml
B. 400ml
C. 500ml
D. 600ml
E. 700ml
6. [单选题]有关孕激素的作用,正确的是
A. 促进子宫发育
B. 促使乳腺管增生
C. 使宫颈粘液变稀薄
D. 促进阴道上皮增生角化
E. 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 [单选题]肾型急性肾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A. 大面积烧伤
B. 严重挤压伤
C. 双侧肾盂输尿管梗阻
D. 重度低渗性缺水
E. 血容量减少
8. [单选题]诊断肺炎最需要做的辅助检查是
A. X线胸片
B. 血细胞分析
C. 四唑氮蓝验与C反应蛋白
D. 结核菌素试验
E. 病原学检查
9. [单选题]麻痹性肠梗阻X线检查可见
A. 膈下游离气体
B. "杯口状"或"弹簧状"
C. 肠管普遍胀气
D. 龛影
E. "鸟嘴状"阴影
10. [单选题]麻疹具有传染性的时间是
A. 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
B. 出疹前10日至出疹后5日
C. 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10日
D. 出疹前15日
E. 出疹后15日
1.正确答案 :A
解析:化疗病人出现皮肤瘙痒时用炉甘石洗剂可止瘁;化疗病人合并口腔真菌感染时用苏打水漱口;化疗病人出现口腔溃疡时用锡类散,促进溃疡愈合 。故选A。
2.正确答案 :D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7年提出公平理论.这个理论的建立是亚当斯在进行大调查的基础上建立的。故选D。
3.正确答案 :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各种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对恶性细胞不能识别与消灭,使之得以繁殖,最终导致白血病。ITP的发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多认为血小板相关抗体或抗血小板抗体等自身抗体的形成在ITP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用来制造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该题针对“贫血”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E
解析: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多种适应形式。应激是个体对紧张刺激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反应。如果出现了应激过程中的非适应性反应,出现身心症状,则为应激适应不良。
5.正确答案 :C
解析:产后出血的概念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正确答案 :E
解析:孕激素的生理功能。(1)使子宫肌松弛,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生长发育。(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3)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4)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5)兴奋体温调节中枢,有升高体温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6)促进体内水与钠的排泄。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正确答案 :B
解析:1.内源性肾毒素、外源性肾毒素以及生物性毒素可造成肾实质性损害。最常见的原因是挤压伤,肌红蛋白大量释放引起肾小管阻塞、坏死。
2.肾脏本身没有原发性损害,因各种原因导致尿路梗阻,出现继发性肾损害。
8.正确答案 :A
解析:确诊小儿肺炎首选X线检查。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小儿肺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9.正确答案 :C
解析:麻痹性肠梗阻立位X线平片检查时,往往全部肠襻有充气扩张现象,并可见肠腔内有多个液平面。故选C。
10.正确答案 :A
解析: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麻疹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