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系统的存在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指的是
A. 系统的整体性
B. 系统的目的性
C. 系统的相关性
D.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E. 系统的层次性
2. [单选题]当为某冠心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病人向你表达了他认为吸烟对他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即使在患病期间,他仍然不想戒烟,病人的这种行为受到了哪类因素的影响
A. 倾向因素
B. 促成因素
C. 强化因素
D. 环境因素
E. 学习因素
3. [单选题]医院感染指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的感染是在入院
A. 96h后
B. 72h后
C. 48h后
D. 36h后
E. 24h后
4. [单选题]妊娠合并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需禁食
A. 6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16小时
E. 10小时
5. [单选题]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
A. 血液缓冲系统
B. 肾的调节
C. 肺的调节
D. 神经内分泌调节
E.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
6. [单选题]在医院感染中,属于内源性感染的是
A. 病原体来源于护士污染的手
B. 病原体来源于消毒不合格的医疗用品
C. 病原体来源于自身口腔
D. 病原体来源于探视者
E. 病原体来源于其他病人
7. [单选题]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规划,应首先
A. 评估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
B. 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C. 提出干预措施
D. 制订总目标
E. 制订评价方案
8. [单选题]潜伏期
A. 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
B. 宫口扩张3~8cm
C. 宫口扩张3cm至10cm
D. 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全
E. 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8cm
9. [单选题]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为
A. 病理性Q波
B. 心电图ST段普遍弓背向下型抬高
C. 水冲脉
D. 二尖瓣型P波
E. 正弦波图形
10. [单选题]健康干预的方法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行为干预的范畴
A. 模拟
B. 示范
C. 电视传播
D. 脱敏法
E. 强化法
1.正确答案 :B
解析:系统以追求有序稳定结构为目标的特性,即系统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是系统自身存在的需要。
2.正确答案 :A
解析: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该案例属于患者个人的信念、态度,因此属于倾向因素。
3.正确答案 :C
解析: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4.正确答案 :C
解析: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血糖值诊断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mmol/L,若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即可诊断GDM。如1项高于正常则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八章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正确答案 :B
解析:机体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和少量的碱性物质,一切非挥发性酸和过剩的碳酸氢盐都由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细胞外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浓度保持稳定。因此说,正常机体维持酸碱平衡的主要途径是肾脏。血液缓冲系统调节酸碱的能力有限,而肺主要是排出挥发性酸。
6.正确答案 :C
解析: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引起这类感染的微生物来自病人命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包括虽从其他病人或周围环境中来的,但已在该病人身上定植的微生物。例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常构成内源性感染的微生物“贮藏库”。在平时定植于这些部位的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致病,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体系。但是,当病人健康状况不佳,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受损,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因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或使原有生态平衡失调,菌群移位(易位),从而引发感染。
7.正确答案 :A
解析:目标人群的需求评估是进行计划设计的实际依据。
8.正确答案 :A
解析: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子宫颈扩张3cm,此期子宫颈扩张速度较慢。活跃期是指从宫颈扩张3cm至子宫颈口开全到10cm,此期子宫颈扩张速度显著加快。第一产程又称作宫颈扩张期,是指从有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
9.正确答案 :A
解析:1.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可见深而宽的Q波(反映心肌坏死),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反映心肌损伤)及T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
2.慢性病变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外周血管征常见,包括随心脏搏动的点头征、颈动脉和桡动脉扪及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股动脉枪击音等。
3.重度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扩大,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
4.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
10.正确答案 :C
解析:行为干预的方法主要有模仿、示范、行为脱敏、行为强化等。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