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儿科之圣”指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西医结合儿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儿科之圣”指的是:
A. 华佗
B. 孙思邈
C. 张仲景
D. 钱乙
E. 万全
[多选题]《素问·热论》中,伤寒二日的症状有( )
A. 身热
B. 目疼
C. 胸胁痛
D. 鼻干
E. 耳聋
正确答案 :ABD
[单选题]婴幼儿斜颈最主要的体征是
A. 头颈偏向—侧,面部一侧大、—侧小
B. 颈部淋巴结肿大
C. 患侧扪及颈部胸锁乳突肌肿块
D. 颈部活动受限
E. X线片示颈椎畸形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急救人员5分钟到现场抢救心脏骤停患者,CPR与AED联合的最佳方式为
A. 除颤→CPR→检查心律
B. 除颤→检查心律→CPR
C. CPR→除颤→检查心律
D. CPR→除颤→CPR
E. CPR→连续3次除颤→CPR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吴鞠通提出的湿温病初起"三禁"的后果
A. 误汗则神昏耳聋
B. 误汗甚则目瞑不欲言
C. 误下则洞泄
D. 误滋补则病深不解
E. 误温补则化燥伤阴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浊阴"在人体内的分布规律是
A. 五脏、下窍、六腑
B. 四肢、五脏、六腑
C. 六腑、上窍、腠理
D. 腠理、四肢、五脏
E. 腠理、下窍、五脏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某女,20岁,新嫁。其夫外出经商二年未归,自此不欲饮食,胃脘胀闷,困卧如痴,多面向里坐卧,脉缓涩。其病机当为
A. 悲则气消
B. 思则气结
C. 恐则气下
D. 喜则气缓
E. 劳则气耗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8岁男孩。因父亲患结核病住院而要求检查。无任何不适主诉。PPD试验结果为红晕8mm,72小时后反应消失。根据试验结果应考虑
A. 已感染结核病
B. 应复种卡介苗
C. 有活动性肺结核
D. 应口服异烟肼预防治疗
E. 反应结果与接种卡介苗有关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4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E. 6个
正确答案 :D
[多选题]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气阴两伤证,临床可见
A. 高热不退
B. 倦怠乏力
C. 口渴喜饮
D. 咽干唇裂
E. 动辄汗出
正确答案 :BCDE
烂喉痧之毒燔气营证可见( )由芍药、麻黄、石膏、桂枝、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的方剂,其方名为下列哪种方法宜用于麻疹的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以下哪项表现不常见咽喉红肿糜烂,声哑气急#
丹痧密布,赤紫
烂喉痧之逆证可见( )关于支原体肺炎,哪项不正确可影响胎儿生长育的常见病毒有心下有留饮的特点是丹痧密布,急现急隐#
疹色深黑#
咽喉糜烂甚#
神志昏谵#
脉细数#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婴儿#
发热明显
肺部可闻及湿哕音
大头瘟之毒盛肺胃证可见( )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最有可能出现在汗证虚证的治法常用的有急性肾炎的水肿多为非凹陷性的,原因是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药物的性能是壮热烦渴#
头面焮肿
若违逆秋季养生原则,冬季可能发生的病是"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治宜普通型猩红热出疹期皮疹特点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女,因宫外孕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经抢救后,测中心静脉压为16cmHO,心率130次/
提出“上者上之”的原则,头晕乏力,心悸不适,时欲呕恶,舌质紫暗,脉结代。治疗宜首选患者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3级,"着痹"的辨证依据是( )下列关于小儿运动功能发育,当使病邪从上而解#
主用辛凉疏解,呈“靴形”#
主
肢厥,脉数沉实,10岁。昨天受凉后,见喷嚏、鼻塞、流清涕,双肺满布哮鸣音,舌质红,苔薄白,“咳痰稠黄,口渴欲饮,脉滑数”亦是外寒内热的证明。故选C。
表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在生后多少小时出现X线特征表现1岁小儿发热伴惊厥,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喘促不宁
咳嗽,胸闷
咳嗽,干鸣24小时#
12小时
6小时
48小时
36小时中毒性菌痢
重症肺炎
破伤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高热
决定湿温病湿热之邪从化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含有干姜、生姜的方剂是肺热腑实证的治疗,当用何方结核性脑膜炎常侵犯的脑神经是宗气的盛衰
病程的长短
肾气的盛衰
中气的盛衰#
卫气的盛衰小半夏汤
半夏干姜散
生姜半夏汤
潮热谵语,腹部按之硬痛,治宜下列哪项不是过敏性紫癜的特点肾病综合征患儿,服泼尼松60mg/d,至第5周突起下腹痛,阴囊水肿加重,发紫。查血小板470×109/L。下列哪组治疗最合适1岁半患儿,重症营养不良。突然发生面色灰白
指的是太阳温病的提纲证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下列哪项不是疰夏的临床症状:男孩,阴茎痒痛,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发汗已,脉浮,自汗出,发热而渴,不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