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
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C. 季节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
D.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
2. [单选题]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 )。
A. 某特殊原因引起某病的死亡率
B.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某人群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C.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D. 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
3. [单选题]呼吸道最狭窄处是( )。
A. 喉口
B. 前庭裂
C. 鼻后孔
D. 声门裂
4. [多选题]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来源于( )。
A. 燃料燃烧
B. 现代家具
C. 吸烟
D. 新型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
5. [单选题]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 )。
A. 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B. 病因、宿主、环境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源、宿主、环境
6. [单选题]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的是( )。
A. 方差分析
B. H检验
C. t检验
D. Z检验
7. [单选题]氟化物毒性作用的靶器官是( )。
A. 脑
B. 骨骼
C. 肺
D. 肝
8. [单选题]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
A. 87%、12%
B. 25%、87.5%
C. 33%、67%
D. 67%、33%
9. [单选题]粗死亡率的定义是( )。
A. 按性别计算的所有死亡者占全人群的比例
B. 一定时期内,总死亡人数占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例
C. 在所有死亡者中死于某病的比例
D. 一定时期内,所有患者中死于某病的频率
10. [单选题]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
A. 肺结核和百日咳
B. 麻疹和丝虫病
C. 鼠疫和霍乱
D. 霍乱和麻风病
1.正确答案 :B
解析: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2.正确答案 :C
解析: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一定时期对于病程较长的疾病可以是1年,病程短的可以是月或是天。
3.正确答案 :D
解析:声门裂为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4.正确答案 :ABCD
解析: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来源:①装饰材料,如木制人造板材、地毯、含有黏合剂的涂料和油漆中的甲醛释放;②以人造板为主要原材料的家具,以及家具饰面粘贴时使用的胶粘剂中的甲醛释放;③建筑材料中由脲醛树脂制成的隔热泡沫材料中的甲醛释放;④液化石油气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甲醛;⑤生活用品,如化妆用品、清新剂和消毒剂中含有的甲醛释放;⑥吸烟是室内空气中甲醛的一个重要来源。
5.正确答案 :C
解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是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可以是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②传播途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包括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母婴传播,血液、体液、血制品,土壤等;③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称为易感人群。这是传染病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6.正确答案 :B
解析:方差分析、Z检验、t检验均属于参数检验方法,H检验即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它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
7.正确答案 :B
解析:氟化物毒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骼,可引起氟骨症;铅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脑;臭氧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肺;溴苯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肝;镉毒作用的靶器官是肾。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B
解析:A项为性别死亡率;B项为某病病死率;C项为某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构成比。
10.正确答案 :A
解析:传染病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①甲类鼠疫、霍乱;②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③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