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口腔医学技术(师)医学卫生初级资格真题答疑(W9),更多口腔医学技术(师)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答案解析请访问考试宝典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作为全口义齿的人工牙,下列各项不是塑料牙的优点的是
  A. 外形好 
  B. 与基托的结合性好 
  C. 韧性好 
  D. 耐磨性好 
  E. 质地轻 
 
2. [单选题]义齿软衬中如软衬材料厚度大于2mm,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 义齿变形 
  B. 软衬材料聚合不全 
  C. 义齿压痛 
  D. 软衬材料与基托树脂结合不良 
  E. 义齿固位力下降 
 
3. [单选题]哪一项是颌面部感染切开引流的指征?( )
  A. 局部皮肤发红、发亮,有持续性疼痛 
  B. 局部肿胀、疼痛、拒按 
  C. 局部有凹陷性水肿,可触及波动感 
  D. 局部有明显肿胀,伴有高热 
  E. 局部肿胀明显,伴有张口受限 
 
4. [单选题]可摘局部义齿间接固位体的作用是
  A. 增强义齿的固位和强度 
  B. 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美观 
  C. 增强义齿的美观和强度 
  D. 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E. 增强义齿的固位和舒适 
 
5. [单选题]决定基牙观测线位置的是
  A. 牙长轴 
  B. 外形高点线 
  C. 导线 
  D. 支点线 
  E. 就位道 
 
6. [单选题]位于上颌硬区的一侧或两侧的连接杆是( )。
  A. 前腭杆 
  B. 中腭杆 
  C. 后腭杆 
  D. 正中腭杆 
  E. 侧腭杆 
 
7. [单选题]患者,女,28岁,A1缺失,B1远中向唇面扭转,排列人工牙时应( )。
  A. 按正常弧度排列 
  B. A1稍偏唇侧排列 
  C. A1牙长轴与中线一致 
  D. A1远中面应向唇侧扭转和B1协调一致 
  E. A1颜色白一些 
 
8. [单选题]热凝牙托粉中的主要成分为( )。
  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B. 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C. 甲基丙烯酸甲酯 
  D. 聚丙烯酸乙酯 
  E. 聚丙烯酸甲酯 
 
9. [单选题]舌腭侧大面积的基托蜡型应作成凹面的目的是
  A. 美观 
  B. 便于打磨抛光 
  C. 防止蜡型过厚 
  D. 减轻重量 
  E. 加大舌的活动范围 
 
10. [单选题]关于弯制尖牙卡环的要求,错误的是
  A. 卡环臂端置于唇面近中,以利用倒凹和利于美观 
  B. 卡环臂贴靠牙龈缘,有利于美观和固位 
  C. 卡环臂端绕过轴面角到达邻面 
  D. 卡环体部要高,以增加环抱力 
  E. 卡环体部的位置不能影响排牙 
 
11. [单选题]以下情况最适合根管治疗一次法的是( )。
  A. 由于修复需要行根管治疗的健康前牙 
  B. 渗出性根管 
  C. 慢性根尖周炎 
  D. 难治性根尖周炎 
  E. 逆行性牙髓炎 
 
12. [单选题]在临床中可作为复制模型的印模材料是( )。
  A. 印模石膏 
  B. 琼脂印模材料 
  C. 硅橡胶印模材料 
  D. 印模膏 
  E. 藻酸盐印模材料 
 
13. [单选题]如果缺牙区牙槽嵴吸收严重,则桥体应设计为( )。
  A. 鞍式桥体 
  B. 改良鞍式桥体 
  C. 盖嵴式桥体 
  D. 舟底式桥体 
  E. 卫生桥 
 
14. [单选题]基牙B4常用
  A. 单臂卡环 
  B. 间隙卡环 
  C. 三臂卡环 
  D. 双臂卡环 
  E. 下返卡环 
 
15. [单选题]对熔模进行包埋时,熔模应放置的正确位置是
  A. 位于铸圈上部的2/5处 
  B. 位于铸圈下部的2/5处 
  C. 位于铸圈上部的1/5处 
  D. 位于铸圈下部的1/5处 
  E. 位于铸圈中部 
 
16. [单选题]以下义齿蜡型整装法的要求哪项不正确
  A. 包埋模型 
  B. 包埋人工牙 
  C. 包埋卡环 
  D. 包埋全部蜡基托 
  E. 包埋支架 
 
17. [单选题]间隙卡环连接体与模型组织面之间保持的距离约为( )。
  A. 0.1mm 
  B. 0.2mm 
  C. 0.3mm 
  D. 0.4mm 
  E. 0.5mm 
 
18. [单选题]仅表现为移植物血管栓塞的移植排斥反应是
  A. 超急性排斥反应 
  B. 加急性排斥反应 
  C. 急性细胞排斥反应 
  D. 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E. 慢性排斥反应 
 
19. [单选题]在牙体纵剖面观察到的组织中,呈半透明的白色、高度钙化的组织
  A. 牙髓 
  B. 牙本质 
  C. 牙骨质 
  D. 牙釉质 
  E. 以上都不是 
 
20. [单选题]具有Ⅱ型观测线的基牙
  A.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缺隙侧倒凹区大 
  B. 近缺隙侧倒凹区小,远缺隙倒凹区也小 
  C. 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缺隙侧倒凹区小 
  D. 近缺隙侧倒凹区大,远缺隙侧倒凹也大 
  E. 近缺隙侧和远缺隙均有明显的倒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