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阳水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 面部
B. 眼睑
C. 腰部
D. 胫骨前
E. 踝部
[单选题]浸润型肺结核不常发生的部位是( )
A. 肺尖
B. 锁骨下区
C. 下叶背段
D. 肺底
E. 肺上叶后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大多是局灶型肺结核发展的结果,少数也可一开始即为浸润型肺结核。病变中央常有较小的干酪样坏死区,周围有广阔的病灶周围炎包绕。镜下,肺泡内充满浆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少数中性粒细胞,病灶中央常发生干酪样坏死。病人常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和咳嗽、咯血等。痰中常可查出结核杆菌。如能早期适当治疗,一般多在半年左右可完全吸收或部分吸收,部分变为增生性病变,最后,可通过纤维化、包裹和钙化而痊愈。
[单选题]干姜配伍附子,可降低附子的毒性,属于
A. 相须
B. 相使
C. 相畏
D. 相杀
E. 相反
正确答案 :D
解析: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A相须,指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协同增效;B相使,指主药配合辅药,互相增强作用;C相畏,指一种药物的毒性可以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D相杀,指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E相反,指两药合用,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干姜杀附子之毒,故选择D。
[单选题]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中药性能是( )
A. 四气
B. 五味
C. 升降浮沉
D. 归经
E. 有毒无毒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壮热,大汗不止,突然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者证属
A. 上热下寒
B. 表寒里热
C. 热证转化为寒证
D. 真寒假热
E. 真热假寒
正确答案 :C
解析:热证转化为寒证:患者先有热证。后来出现寒证,寒证出现后,热证便渐渐消失,就是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邪盛或正虚,正不胜邪,机能衰败所致;也见于误治、失治,损伤阳气的患者。这种转化可缓可急。如热痢日久,阳气日耗,转化为虚寒痢,这是缓慢转化的过程。如高热病人,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过度,阳随津脱,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虚寒证(亡阳)这是急骤转化的过程。
[单选题]小儿水痘的发生为感受( )
A. 风寒
B. 风热
C. 时邪
D. 寒湿
E. 湿热
正确答案 :C
解析:水痘病因为外感时行邪毒,上犯于肺,下郁于脾而发病,其病在肺脾两经。时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于肺,故见发热、流涕、咳嗽等肺卫症状。病邪郁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时邪与内湿相搏,外透于肌表,则发为水痘。若毒邪尚轻,病在卫表者,则疱疹稀疏,点粒分明,全身症状轻浅;少数患儿素体虚弱,感邪较重,邪毒炽盛,内犯气营,可见疱疹稠密,色呈紫红,多伴有壮热口渴。甚者毒热化火,内陷心肝,出现神昏、抽搐。也有邪毒内犯,闭阻于肺,宜肃失司,可见咳嗽、气喘、鼻煽等重症。所以本题选C。
[单选题]含有半夏、麦冬、人参的方剂是
A. 杏苏散
B. 清燥救肺汤
C. 桑杏汤
D. 麦门冬汤
E. 养阴清肺汤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外伤腰痛的治法是
A. 补肾填精,壮腰止痛
B.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C. 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D.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E. 补肾壮阳,温煦经脉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阳明气分证,邪热亢盛,充斥内外时的脉象是( )
A. 洪脉
B. 大脉
C. 虚脉
D. 细脉
E. 微脉
正确答案 :A
解析:洪脉脉象: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洪脉主热证,通常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间有火热内蕴,所产生如烦渴、面红、身热、等症状,因而会出现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的洪脉。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之危象
[单选题]紫癜风热伤络证的治法是
A. 疏风散邪,清热凉血
B.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C.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D.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E. 疏肝清肺,凉血止血
正确答案 :A
解析:紫癜风热伤络证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凉血。代表方剂:连翘败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