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刘河间对温病学的贡献是( )
A. 创"火热致病论"
B. 确立寒凉清下的治疗大法
C. 创制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益元散等温病治疗方剂
D. 对《伤寒论》方剂进行加减
E. 总结温病临床医案
2. [多选题]以下哪项符合皮肤病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A. 有感染时应首先控制感染
B. 应从高浓度剂型用起,随着病情好转再逐步降低用药浓度
C. 宜先强烈,后温和
D. 随时注意药敏反应
E. 妇女、儿童及皮肤薄嫩部位慎用刺激性药物
3. [单选题]以下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
A. 病毒和细菌
B. 细菌和衣原体
C. 病毒和类病毒
D. 真菌和钩体
E. 酵母菌和真菌
4. [单选题]药物不良反应是指
A. 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
B. 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
C. 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
D. 毒性反应和特殊反应
E. 不符合用药目的给患者带来不利的反应
5. [单选题]气体栓塞多为( )
A. 长骨骨折
B. 沉箱病
C. 术后长时间卧床
D. 羊膜腔破裂
E. 肿瘤转移
6. [单选题]气街是经气
A. 组成和来源
B. 聚集通行的共同道路
C. 布散的主要部位
D. 蓄积停留之处
E. 别道奇行路径
7. [多选题]未循行于咽喉的奇经有( )
A. 督脉
B. 带脉
C. 任脉、冲脉
D. 阴跷脉、阳跷脉
E. 阳维脉、阴维脉
8. [多选题]下列针灸治疗体现循经取穴的是( )
A. 肚腹三里留
B. 头项寻列缺
C. 面口合谷收
D. 多汗取复溜
E. 乳少取少泽
9. [单选题]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A. 心
B. 肺
C. 肝
D. 脾
E. 肾
10. [多选题]《难经》对经络学说的贡献是( )
A. 提出了十二经皆有动脉
B. 阐述了十二经脉顺序、流注关系
C. 论述了肾间动气是经络脉气产生的根源
D. 阐明了十四经的分布部位及循行路线
E. 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
11. [多选题]温肺止流丹的适应证是
A. 脾虚证
B. 肺虚证
C. 寒邪滞鼻证
D. 气弱不固证
E. 阳虚水泛证
12. [多选题]摸肿块的内容包括下述哪些
A. 部位
B. 大小
C. 形态
D. 硬度
E. 边界
13. [多选题]属于排尿感异常的是( )
A. 小便涩痛
B. 余溺不尽
C. 尿量减少
D. 遗尿失禁
E. 癃闭不通
14. [单选题]《妇人良方大全》医著的作者是
A. 陈自明
B. 郭嵇中
C. 朱瑞章
D. 杨子建
E. 薛立斋
15. [多选题]与经脉循行有关的头痛是( )
A. 前额头痛
B. 头重隐痛
C. 两侧头痛
D. 后脑头痛
E. 发热头痛
16. [多选题]以下哪项属于湿邪的致病特点
A. 皮损以水疱、糜烂为主
B. 常伴有毛发、指甲变化,或伴生疣目、血痣等
C. 病程缠绵,难以速愈
D. 常患于下部,或浸淫四窜
E. 常伴有纳呆、苔腻、脉濡
17. [多选题]绿风内障的临床表现有( )
A. 瞳孔散大
B. 瞳孔缩小
C. 眼痛
D. 眼压增高
E. 白睛红赤
18. [单选题]撰写《针灸聚英》的作者是( )
A. 徐凤
B. 何若愚
C. 窦默
D. 李梃
E. 高武
19. [单选题]湿温病发热的特点是
A. 日晡发热,热势较高
B. 自觉发热,渴欲饮水
C. 午后低热,骨蒸发热
D. 身热夜甚,舌绛脉数
E. 身热不扬,头身困重
20. [单选题]按公式计算,3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
A. 70cm
B. 80cm
C. 84cm
D. 91cm
E. 9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