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健康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
A. 进行卫生宣传
B. 促进行为改变
C. 促进人类健康
D. 普及保健知识
E. 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2. [单选题]空气的消毒宜采用
A. 高压蒸汽灭菌
B. 干热灭菌
C. 滤过除菌
D. 紫外线
E. 煮沸消毒
3. [单选题]门诊体检患者,28岁,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增多,阴道酸度增强。护士判断其子宫内膜处于
A. 月经期
B. 增生期
C. 分泌期
D. 修复期
E. 排卵期
4. [单选题]引起肺组织密度降低的因素有( )
A. 渗出
B. 增殖
C. 空洞
D. 钙化
E. 肿块
5. [单选题]心脏的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为( )
A. 房室结
B. 窦房结
C. 结间束
D. 房室束
E. 希氏束
6.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7. [单选题]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中或近距离接触病人时需
A. 戴外科口罩
B. 戴医用防护口罩
C. 穿隔离衣
D. 戴一次性手套
E. 戴防护镜
8. [单选题]深Ⅱ度烧伤局部损伤的深度达
A. 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
B. 表皮层,生发层健在
C. 真皮深层,有皮肤附件残留
D. 脂肪层
E. 脂肪下层
9. [单选题]学龄期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是
A. 违拗
B. 遗尿
C. 学校恐惧症
D. 咬指甲
E. 自杀
10. [单选题]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A. 葡萄球菌
B. 大肠埃希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表皮葡萄球菌
E. 革兰阴性杆菌
11. [单选题]下列哪项可用来估计慢性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
A. 发绀的程度
B. 持续低流量吸氧时间
C. 咳嗽、咳痰的频率和量
D. 患者采取的坐位的高低
E. 情绪状态
12. [单选题]关于女性骨盆的重要径线,下列数值正确的是
A. 入口平面前后线径12.75cm
B. 中骨盆平面横径为13cm
C. 出口前矢状径是8.5cm
D. 出口后矢状径为15cm
E. 出口平面横径为9cm
13. [单选题]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粪--口传播
B. 血液传播
C. 性行为传播
D. 飞沫传播
E. 虫媒传播
14. [单选题]社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 老年人
B. 慢性病患者
C. 所有社区人群
D. 孕产期妇女及新生儿家庭
E. 社区内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15. [单选题]病情最严重的过敏性紫癜类型是
A. 紫癜型
B. 关节型
C. 腹型
D. 肾型
E. 混合型
16. [单选题]对小肠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储存和转运粪便
B. 分空肠和回肠2部
C. 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D. 十二指肠能分泌胆汁
E. 空肠血液最后汇入腔静脉
17. [单选题]将体内固体代谢物排出体外至少需要的尿量是
A. 100~200ml
B. 300~400ml
C. 500~600ml
D. 700~800ml
E. 900~1000ml
18. [单选题]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 )
A. 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自身免疫反应
C. 机械因素影响
D. 化学因素影响
E. 黏膜退变
19. [单选题]弥漫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
A. 肺纤维化
B. 支气管扩张
C. 支气管哮喘
D. 慢性支气管炎
E. 肺尘埃沉着症
20. [单选题]与激励相关的理论中,可以用公式M=V×E表示的理论是
A. 需要层次理论
B. 激励-保健理论
C. 行为改造理论
D. 公平理论
E. 期望理论
1.正确答案 :B
解析: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干预活动,它以调查研究为前提,以传播健康信息为主要措施,以发送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为目标,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2.正确答案 :D
解析: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米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人工的紫外线光源有多种气体的电弧(如低压汞弧、高压汞弧),紫外线有化学作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荧光作用强,日光灯、各种荧光灯和农业上用来诱杀害虫的黑光灯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还可以防伪,紫外线还有生理作用,能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和软骨病等。紫外线的粒子性较强,能使各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3.正确答案 :B
解析:子宫内膜增生期:月经后上皮细胞开始从内膜腺体的断端增生,向上覆盖子宫粘膜的表面,约在月经周期第5~9天时,子宫内膜很薄,腺体散在、稀疏、腺管狭窄而直,腺腔面平整。在月经周期第10~14天,内膜变厚呈波纹状,腺体及间质明显增生,腺体数目增多。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正确答案 :C
解析:当肺组织存在各种病变时,会使其密度发生改变,或增强(渗出、增殖、纤维化、钙化、肿块),或降低(空洞)。
5.正确答案 :B
解析:窦房结是心脏正常心律的起搏点,自律性最高。
6.正确答案 :E
解析:《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7.正确答案 :A
解析:口罩的使用:为防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的传播,医护人员在有创操作中或近距离接触病人时需戴外科口罩。医护人员接触通过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的使用:当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敷料、引流物时应戴手套。手套使用为一次性,不可重复使用;出现破损时应立即更换。隔离衣的使用:衣服有可能被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病人时,对病人施行保护性隔离时使用隔离衣。
8.正确答案 :C
解析:根据烧伤深度,可分为:红斑性即Ⅰ度,组织损伤到表皮浅层;水疱性即Ⅱ度,分为浅Ⅱ度伤及表皮全层和真皮浅层,深Ⅱ度伤及真皮深层;焦痂性即Ⅲ度,伤及皮肤全层、皮下、肌肉或骨骼,故本题选C。
9.正确答案 :C
解析:学龄期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学校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儿童恐惧和拒绝上学,在上学时表现出焦虑、不安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
10.正确答案 :A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
11.正确答案 :D
解析:咳嗽、咳痰和咯血:开始常在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可减轻,痰呈白色浆液性泡沫状,偶可见痰中带血丝。长期慢性淤血时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此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12.正确答案 :E
解析: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是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1cm。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为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0cm。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8.5cm。出口前矢状径:耻骨联合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约为6cm。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为两坐骨结节内侧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3.正确答案 :A
解析:戊型肝炎主要病毒经口感染,由肠道侵入肝脏复制,于潜伏期末及发病初期由粪便排出病毒。
14.正确答案 :C
解析: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
15.正确答案 :D
解析:过敏性紫癜根据受累部位的表现可分为紫癜型、腹型、关节型、肾型和混合型。其中,紫癜型为最常见的类型,肾型为最严重的类型。
16.正确答案 :C
解析: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位于幽门和空肠之间,呈“C”形,长约25cm,分为球部、降部、横部和升部四部分。十二指肠除接受胆汁和胰液外,本身还能分泌碱性十二指肠液,内含多种消化酶。空肠大部分位于上腹部,回肠主要位于左下腹和盆腔,末端连接盲肠。小肠系膜长,呈扇形,根部窄,固定在腹后壁,活动度较大。小肠壁由内至外分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空肠回肠的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分布与动脉相似,最后汇入门静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17.正确答案 :C
解析:肾每日排泄体内固体代谢物30~40g,每溶解1g溶质需15ml水分,故每日尿量至少需500~600ml才能将体内固体代谢物排出体外。
18.正确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慢性胃炎病因的了解。
19.正确答案 :D
20.正确答案 :E
解析: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它把人类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大基本需要,只有前面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激励的作用,其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保健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德里克·赫兹伯提出,他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行为改造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它研究如何通过外借刺激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控制。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3年首先提出来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理论由美国的维克多·弗隆姆提出,可用公式表示为M=V×E,M表示激励,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