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不是躯体性腹痛特点的是
A. 疼痛定位准确
B. 疼痛程度剧烈而持久
C. 可有局部腹肌紧张
D. 体位变化可加重疼痛
E. 常伴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单选题]根据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眼球总屈光力在调节静止状态下为 ( )
A. 56.84D
B. 54.86D
C. 58.64D
D. 56.68D
E. 58.46D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糖尿病引起的最为严重的眼病是
A. 视网膜病变
B. 白内障
C. 屈光不正
D. 虹膜睫状体炎
E. 眼外肌麻痹
正确答案 :A
解析:以上五项均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相对而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其余四项都是可逆的,对视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高糖等多种已知和(或)未知的因素作用之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节细胞以及感光细胞将发生无法逆转的凋亡,致使视网膜功能逐渐地永久地丧失,严重者甚至永久失明,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为重要的并发症。
[多选题]舌体强硬的主病为( )
A. 热入心包
B. 肝肾阴液枯涸
C. 中风
D. 气血两虚
E. 先天不足
正确答案 :AC
[单选题]患者,男,3岁,发现左眼球突出逐渐加重6月,视力不配合。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睑肿胀,颞侧结膜下可见透明水泡样肿物,角膜透明,眼底未见异常。左眼向前下方突出,眼眶颞上方可扪及一圆形肿物,质软,B超示肿瘤形状不规则,边界不圆滑透声区,其中有大小不等间隔,具有轻度可压缩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皮样囊肿
B. 淋巴管瘤
C. 海绵状血管瘤
D. 横纹肌肉瘤
E. 血管平滑肌瘤
正确答案 :B
解析:1.淋巴管瘤是由内皮细胞镶村的淋巴管道构成的肿物,分毛细血管状、海绵状和囊状淋巴管瘤,后者多见。发生于儿童和青年人,少数病例出生时肿瘤已经存在。发生部位可位于皮肤、结膜下和深部眼眶,且可同时发生于多个部位。在眼部可侵犯眼眶、眼睑和结膜,以眶内或眶内伴眼瞼发病者多见。发生于眼睑部者,患处隆起,可扪及皮下软性肿物,常波及额、颊部。有的病变囊腔较大,可达3~4cm直径。半圆形突起,呈淡黄色,透明,光线透照全肿物透光。肿瘤原发于眶内者,多位于眶内上侧,肌肉圆锥和骨膜之间,引起渐进性眼球突出,并向下移位,多可扪及软性肿物,易压缩。2. 皮样囊肿:好发儿童位于眶隔前表浅的囊肿,表现为柔软、光滑有弹性的肿块,好发于眶上缘或外上方,于眶缘可触及质软、表面光滑、不活动无压痛的肿块。表浅的囊肿容易诊断,深部的囊肿则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査。B超显示边界清楚的病灶,形状可不规则,透声性好,可表现为无回声、中度回声、强回声或块状回声,均有可压缩性。X线显示眶壁的骨压迫性改变,骨压迫吸收密度减低和周围骨密度增高,称为骨硬化环。CT既显示骨骼又显示软组织:边界清楚的囊样病灶,囊内容密度不均匀,因有脂类物质大多数可见负值区。病变与骨壁关系密切,可见多种形状的骨压迹,甚至瘤体呈哑铃状沟通眶、窝或颅腔。3.海绵状血管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原发于眶内的肿瘤,占眶内肿瘤10%~23%。B型超声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独特的声像图。病变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圆滑。内回声多而强,且分布均匀,中等度声衰减,压迫眼球可使肿瘤变形。4.眼眶横纹肌肉瘤: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10岁以内,少见于青年人,偶见于成年人。肿瘤生长快,恶性程度高。常发于10岁以下儿童,表现为迅速进展的眼眶肿块和眼球突出。肿瘤好发于眶上部,使眼球向前下方突出,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并突出于睑裂之外,类似眶蜂窝织炎。肿瘤生长极快,眶缘处即可触及软性肿物,肿瘤坏死可于穹窿部结膜处破溃。患者多眼球固定、视力丧失,当肿瘤累及全眶时,眶内软组织硬度增大,并可向颅内蔓延。随着眶内压升高,角膜暴露可致剧烈疼痛。早期即可破坏眶骨壁,侵犯鼻窦和鼻腔,并经血液向远处转移。5.血管平滑肌瘤:眼眶平滑肌瘤发病无性别倾向,年龄广泛,多在20~50岁之间。进展缓慢,病程较长症状因肿瘤原发位置不同而有区别,发生于眶尖部肿瘤,首先主诉视力减退,部分患者来诊时甚至只有光感,有时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可有眼球突出,且多为轴性;因肿瘤质地稍硬,压迫眼球后极部出现视网膜水肿或脉络膜皱褶,视乳头水肿或萎缩;有的患者出现眼球运动受限。肿瘤只发生于眶前部者,使眼球突出伴移位,可扪及肿物,较硬,表面光滑,无压痛,可以推动。超声探查B型超声探查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内回声少,声穿透性较差,无明显可压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