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收缩时使声带松弛,同时兼有声带内收、关闭声门的功能
A. 环杓后肌
B. 环杓侧肌和杓肌
C. 环甲肌
D. 甲杓肌
E. 杓会厌肌
2. [单选题]对无症状、不在危险部位的细小金属异物的处理宜采用
A. 定期观察、暂不手术
B. 鼻内镜监视下手术治疗
C. X线荧光屏监视下手术治疗
D. 结扎相应血管后手术取出
E. 柯路入路手术取出
3. [单选题]呼吸暂停指数为
A. 夜间睡眠1h内呼吸暂停的次数
B. 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
C. 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时间
D. 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
E. 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出现的呼吸暂停的平均时间
4. [单选题]有关梅尼埃病听力学的检查不正确的是
A. Rinne试验阳性
B. Weber试验居中或偏向健侧
C. Schwabach试验骨导正常或缩短
D. 初次发作过后纯音测听听阈曲线可基本正常或有轻度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
E. 多次发作后,听力曲线为轻度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低频、高频听力均可累及
5. [单选题]耳结核的鼓膜典型变化是
A. 鼓膜紧张部小穿孔
B. 鼓膜紧张部大穿孔
C. 鼓膜松弛部小穿孔
D. 鼓膜松弛部边缘性穿孔
E. 多发性鼓膜穿孔
6. [单选题]中耳癌的好发年龄是
A. 70岁以上
B. 60~70岁
C. 40~60岁
D. 30~40岁
E. 30岁以下
7. [单选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
A. 成人7h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5s以上
B. 成人7h睡眠时间内,至少有20次呼吸暂停,每次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s以上
C. 呼吸暂停指数大于10
D. 呼吸暂停指数大于5
E. 以上均不是
8. [单选题]酒渣鼻第一期表现是
A. 外鼻毛细血管扩张,并发丘疹和脓疱疮,外鼻皮肤增厚呈橘皮样
B. 外鼻毛细血管扩张显著,皮脂腺结缔组织增生,外鼻皮肤呈分叶状肿大
C. 外鼻皮肤潮红,皮脂腺开口扩大,分泌物增加
D. 鼻尖及鼻翼处皮肤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
E. 鼻尖及鼻翼处皮肤溃烂
9. [单选题]急性上颌窦炎可引起
A. 前额部疼痛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B. 前额部疼痛向颈部放射
C. 眶上额部疼痛伴同侧颌面部痛
D. 颅底及眼球深处钝痛放射至头顶和耳后
E. 内眦部疼痛放射至头顶部
10. [单选题]噪声性聋
A. 是一种混合性聋
B. 又称慢性声损伤
C. 是由频率大于20000Hz及小于16Hz的声音引起的
D. 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为听觉系统损害
E. 多由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引起
1.正确答案 :D
解析:(1)~(5)环杓后肌为声带外展肌,起自环状软骨板背面的浅凹,止于杓状软骨肌突后面;环杓侧肌和杓肌为声带内收肌,环杓侧肌起于同侧环状软骨弓上缘,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面,杓肌附着在两侧杓状软骨上;环甲肌为声带紧张肌,起于环状软骨弓前外侧,止于甲状软骨下缘,收缩时以环甲关节为支点,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之间距离缩短,使甲状软骨前缘和杓状软骨之间的距离增加,将甲杓肌拉紧,使声带紧张度增加;甲杓肌为声带松弛肌,起于甲状软骨中央部背侧的前连合,内侧部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外侧部止于杓状软骨肌突,收缩时使声带松弛,同时兼有声带内收、关闭声门的功能。使会厌活动的肌肉有杓会厌肌及甲状会厌肌,前者收缩将会厌拉向后下方使喉入口关闭,而后者收缩将会厌拉向前上方使喉入口开放。
2.正确答案 :A
解析:鼻腔异物是指鼻腔中存在外来的物质。异物可分为三大类:非生物类异物;植物类异物;动物类异物。临床以非生物类异物及植物类异物多见,以小儿患者多见。对无症状、不在危险部位的细小金属异物的处理宜采用定期观察、暂不手术。故答案选A。
3.正确答案 :B
解析:夜间睡眠中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为呼吸暂停指数。故答案选B。
4.正确答案 :D
解析:纯音测听可了解听力是否下降,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早期多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曲线呈轻度上升型。多次发作后,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可呈平坦型或下降型。纯音测听还可以动态观察患者听力连续改变的情况。故答案选D。
5.正确答案 :E
6.正确答案 :C
解析:中耳癌的好发年龄是40~60岁。
7.正确答案 :D
解析:成人7h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至少10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大于5。故答案选D。
8.正确答案 :C
9.正确答案 :C
解析:(1) ~(4)急性上颌窦炎:眶上额部痛,可伴有同侧颌面部痛或上列牙痛。头痛晨起轻,午后或久坐时加重,这主要是因上颌窦内经过半天的时间,脓液平面到达自然开口开始流出,刺激开口而发生头痛。卧床半小时后,头痛减轻。急性筛窦炎:一般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头痛有时与急性额窦炎相似;后组筛窦炎则与急性蝶窦炎相似,疼痛位于枕部。急性额窦炎:头痛具有明显的定位性和时间性。头痛部位常在前额部,且呈周期性发作。头痛在上午起床后开始,逐渐加重,中午最剧烈,午后逐渐减轻,夜间可完全消失,次日疼痛如故。周期性头痛形成的机制可能是:晚间睡眠头部呈卧位使窦内脓性分泌物难以排出而积蓄,晨起头部呈直立位,脓性物积留于窦底和窦口,借重力和微弱的纤毛运动逐渐排出,其过程缓慢并使窦内产生负压甚至真空。因此脓性物的刺激加"真空性头痛"致早晨即头痛,并逐渐剧烈和持久。午后窦内脓性物逐渐排空,脓性物刺激和窦内"真空"均获改善,故午后头痛逐渐缓解和消失。急性蝶窦炎:颅底或眼球深处钝痛,可放射至头顶和耳后,亦可引起枕部痛。早晨轻,午后重。
10.正确答案 :B
解析:噪声性聋是由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声损伤。而由高强度脉冲噪声瞬时暴露引起的是急性声损伤,爆震性聋即为急性声损伤。引起噪声性聋的声音是噪声,即一种在频率和强度上无规律的随机组合声音,也包括超声(频率大于20000Hz)及次声(频率小于16Hz)。噪声对人体的损害不仅是听觉系统,而且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一内分泌系统,甚至心理、精神方面的损害。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