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龋病病因是
A. 细菌
B. 四环素类抗生素
C. 高氟地区居住史
D. 全身疾患或营养障碍
E. 梅毒感染
2. [单选题]心理治疗不包括下列哪项
A. 问题探究
B. 分析认识
C. 治疗行动
D. 咨询磋商
E. 结束巩固
3. [单选题]下列关于酶促反应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最适pH下,反应速度不受酶浓度影响
B. 反应速度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C. 底物饱和时,反应速度随酶浓度增加
D. 反应速度不受酶浓度的影响
E. 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4. [单选题]可引起根尖周疾病的化学因素不包括
A. 牙髓封失活剂过长
B. 根管封刺激性药物时间过长
C. 根管内强力冲洗
D. 窝洞消毒
E. 根充糊剂超填
5. [单选题]LeFortⅡ型骨折是指
A. 颧弓上骨折
B. 锥形骨折
C. 水平骨折
D. 纵形骨折
E. 矢状骨折
6. [单选题]术后尿潴留可首选
A. 毒扁豆碱
B. 新斯的明
C. 呋塞米
D. 阿托品
E. 琥珀胆碱
7. [单选题]乳牙萌出的顺序为
A. ABCDE
B. ABCED
C. ABDCE
D. ABEDC
E. ABDEC
8. [单选题]翼丛位于
A. 尖牙窝
B. 颞下窝
C. 翼腭窝
D. 翼肌窝
E. 颞窝
9. [单选题]影响粘固剂黏着力的因素不包括
A. 水分
B. 抛光剂
C. 油质残渣
D. 粘固剂厚度
E. 大气压力
10. [单选题]根尖脓肿与骨膜下脓肿的鉴别点是
A. 疼痛程度不同
B. 脓肿部位不同
C. 牙髓有无活力
D. 松动度的有无
E. 扪诊有无波动感
1.正确答案 :A
解析: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2.正确答案 :D
解析: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指以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运用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治疗病人人格障碍、心理疾病的过程。广义的包括对患者所处环境的改善,周围人(包括医生)语言、行为的影响(如安慰、鼓励、暗示、示范等),特殊的环境布置等一切有助于疾患治愈的方法;狭义的指由心理医师专门实施的治疗。治疗过程包括:问题探究、分析认识、治疗行动、结束巩固。故选D。
3.正确答案 :C
解析:酶促反应速率可受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抑制剂及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当底物浓度很低时,反应速度随着底物浓度的增高而增高,B错误。酶的最适pH不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受底物浓度、缓冲液种类与浓度以及酶的纯度等因素的影响。A错误。酶反应当达到一定温度后,继续增加温度,反应速度反而下降,E错误。故选C。
4.正确答案 :D
解析:引起根尖周疾病的化学因素多数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牙髓封失活剂过长,药物作用超出根尖孔,损失根尖周组织,造成炎症;根管封刺激性药物过久,根管内强力冲洗,药物自根尖孔溢出,造成根尖周组织炎症;根充糊剂超填,损失根尖周组织,造成炎症,但是窝洞消毒只局限在窝洞,不涉及根管内,所以不会影响根尖周组织,所以D选项正确。
5.正确答案 :B
解析:Le FortⅡ型骨折又称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B选项正确。骨折线自鼻额缝向两侧横过鼻梁、内侧壁、眶底、颧上颌缝,再沿上颌骨侧壁至翼突。有时可波及筛窦达颅前凹,出现脑脊液鼻漏。
6.正确答案 :B
7.正确答案 :C
解析:乳牙的临床牙位表示:A:乳中切牙;B:乳侧切牙;C:乳尖牙;D:第一乳磨牙;E:第二乳磨牙。乳牙的萌出顺序为:乳中切牙(6~8个月),乳侧切牙(8~10个月),第一乳磨牙(12~16个月),乳尖牙(16~20个月),第二乳磨牙(20~24个月),可表示为ABDCE。故选C。
8.正确答案 :B
9.正确答案 :E
解析:黏着力与黏着面积、厚度、稠度、修复体或制备牙的黏着面上有水分、氧化物、油质残渣等异物,都会影响黏着力。因此,要在牙的窝洞及调拌器均清洁与于燥的环境下,黏着固定。不包括大气压力,故此题选择D。
10.正确答案 :E
解析:根尖脓肿与骨膜下脓肿均会出现:患牙出现自发性强烈、持续的跳痛,患牙叩痛、松动明显,牙髓无活力;根尖脓肿根尖部牙龈潮红,但无明显肿胀,扪诊感轻微疼痛;而骨膜下脓肿可在相应的颌面部出现蜂窝织炎、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故选E。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