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在直线回归方程Y=a+bX中,回归系数b表示
A. 当X=0时Y的平均值
B. 当Y=0时X的平均值
C.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变动总量
D.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
E. 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
2. [多选题]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
A. 目1
B. 眼
C. 肝
D. 耳尖
E. 目2
3. [单选题]在企业健康促进活动中,其综合干预措施不包括
A. 从企业管理政策方面进行干预
B. 改善劳动环境
C. 完善职业卫生服务
D. 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E. 针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卫生防护知识的教育
4. [单选题]健康促进干预规划应( )
A. 改变饮食习惯
B. 使生活规范化
C.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D. 促成和强化健康行为的形成
E. 促进疾病的康复
5. [单选题]职业肿瘤最好发的部位是( )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神经系统
D. 泌尿系统
E. 生殖系统
6. [单选题]属于行为改变外因的是
A. 知识
B. 价值观
C. 态度
D. 信念
E. 法律
7. [多选题]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膳食结构三大主要特点是
A. 豆类和豆制品摄入明显增加
B. 谷类仍然是膳食的主体
C. 糖摄入量减少
D. 薯类和杂粮的消费明显增加
E. 动物性食物摄入明显增加
8.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率差是指( )
A. 病例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
B.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同种率之差
C. 暴露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
D. 病例组的暴露率与对照组的暴露率之差
E. 以上都不是
9. [多选题]下列病证中,宜先治其标的是( )
A. 抽搐
B. 大出血不止者
C. 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D. 食积所致泄泻者
E. 尿闭
10. [单选题]衡量和分析人体摄入的食物中各种营养素比例是否合理主要是通过
A. 摄入总热量
B. 粮食生产政策
C. 食物的营养结构
D. 生活习惯
E. 食物消费
11. [单选题]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应计算
A. 直接卫生费用
B. 间接卫生费用
C. 两者都包括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E. 其他
12. [单选题]农村居住点要求地面高,地下水位离地面最低( )
A. 1米
B. 1.5米
C. 3米
D. 4.5米
E. 8米
13. [单选题]知识、信念、态度、价值属于哪种影响行为的因素
A. 危险因素
B. 强化因素
C. 促成因素
D. 促进因素
E. 倾向因素
14. [单选题]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
A. 联系的强度不明显
B. 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的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C. 疾病的发病率降低
D. 该因果联系存在偏倚
E. 疾病的患病率较高
15. [单选题]我国政府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 《本草纲目》
C. 《神农本草经》
D. 《新修本草》
E. 《本草拾遗》
16. [单选题]对慢性砷中毒病人有效的解毒剂是
A. 硫代硫酸钠
B. 依地酸二钠
C. 二巯基丙磺酸钠
D. 氨基磺酸钠
E. 碳酸氢钠
17. [单选题]相对于恒龋,乳龋的发病特点为( )
A. 龋患率高,龋均高,深龋多见
B. 龋患率高,龋均低,深龋多见
C. 龋患率低,龋均高,浅龋多见
D. 龋患率低,龋均低,深龋多见
E. 龋患率高,龋均高,浅龋多见
18. [单选题]对于一种严重的致死性疾病,评价某种一级预防措施的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是
A. 患病率
B. 罹患率
C. 发病率
D. 病死率
E. 死亡率
19. [单选题]不属于逍遥散主治证候的是( )
A. 寒热往来
B. 胸闷嗳气
C. 月经不调
D. 神疲食少
E. 两胁作痛
20. [多选题]下列哪些疾病常用病死率
A. 关节炎
B. 消化道溃疡
C. 流行性出血热
D. 结核病
E. 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