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48岁,女性,突然胸闷痛,心悸,心电图示V1~3有深而宽的Q波,ST段抬高,伴有室性早搏、二联律形成,抢救中突然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心室颤动
B. 心脏停搏
C.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D. 室性心动过速
E. 心房颤动
2. [单选题]麻疹患儿的最主要死因是
A. 心肌炎
B. 脑炎
C. 喉炎
D. 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E. 支气管肺炎
3. [单选题]关于钩虫的病原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虫卵先发育为丝状蚴再发育成杆状蚴
B. 杆状蚴为感染期幼虫
C.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仅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D. 丝状蚴与杆状蚴均具有感染力
E. 杆状蚴需两次蜕皮发育为具有感染力的丝状蚴
4. [单选题]临床上常见木僵状态不包括
A. 紧张性木僵
B. 心因性木僵
C. 器质性木僵
D. 做作性木僵
E. 抑郁性木僵
5. [单选题]认识过程不包括
A. 想象、记忆
B. 情绪、情感
C. 感觉、知觉
D. 注意
E. 思维
1.正确答案 :A
2.正确答案 :E
3.正确答案 :E
4.正确答案 :D
解析:备选答案为临床常见几种有关运动和行为方面障碍,均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的主要表现。紧张性木僵根据木僵程度不同,或表现为少语、少动、少食,行动笨拙,或运动完全抑制,缄默不语、不吃不喝、僵住不动,可见违拗和蜡样屈曲、空气枕头等。患者意识清晰,摆脱木僵后能够叙述经过,多见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器质性木僵症状类似于紧张性木僵,多见于脑炎后、第三脑室肿瘤、癫痫、脑外伤或急性中毒,并且可伴随意识障碍及痴呆。心因性木僵是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创伤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状态,表现为精神活动普遍抑制状态,活动减少、呆滞、缄默、拒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大汗等),有时可有轻度意识障碍,当木僵症状消失后不能回忆。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抑郁引起,患者缺乏主动、反应极端迟钝,少语、少动、卧床等,对外界刺激尚有相应反应,患者情感活动在表情、姿势和内心体验上都是相符的,是其与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的主要区别。
5.正确答案 :B
解析: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过程和人格两个方面。心理活动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情感过程f情绪、情感体验和表情);意志过程(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调节控制行为的心理活动)三部分。人格(又称个性)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内容。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