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对恶性组织细胞病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胞是
A. 淋巴样组织细胞
B. 单核样组织细胞
C. 吞噬性组织细胞
D. 多核巨细胞
E. 幼稚细胞
2. [单选题]灰色的真空采血管中添加的抗凝剂是
A. EDTA
B. 枸橼酸钠
C. 肝素
D. 草酸钙
E. 氟化钠、草酸钾
3. [单选题]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局部病变特征是
A. 溃疡
B. 红肿
C. 假膜
D. 坏死
E. 化脓性炎症
4. [单选题]下列不会影响标记的因素是
A. 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
B. 原料比
C. 温度
D. 湿度
E. 标记率
5. [单选题]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淋,下列首选试验是
A. PAS染色
B. POX染色
C. ALP染色
D. AS-D-NCE染色
E. ACP染色
6. [单选题]标准化的OGTT,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是( )
A. 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
B. 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
C. 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
D. 服75g无水葡萄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
E. 服75g无水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
7. [单选题]妊娠2~3个月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积分值
A. 明显增高
B. 降低
C. 轻度增高
D. 常为"0"
E. 正常
8. [单选题]关于尿NAG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临床常用的尿酶
B. 是活动性肾小管损伤时最早发生变化的标记物
C. 药物毒性损伤导致TIN时,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的出现
D. 是溶酶体酶
E. 在肾皮质含量最高
9. [单选题]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密切的病毒是
A. HAV
B. HIV
C. HCV
D. HDV
E. HEV
10.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常可出现
A. 柏油样便
B. 米泔样便
C. 脓血便
D. 稀汁样便
E. 黏液便
1.正确答案 :D
解析:恶性组织细胞病是异常组织细胞增生所致的恶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可分为5个类型,其中多核巨细胞型细胞较少见,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2.正确答案 :E
解析:EDTA-紫色真空釆血管(血液学检验),枸橼酸钠-浅蓝色真空釆血管(凝血实验),肝素-绿色真空釆血管(普通生化检验),氟化钠、草酸钾-灰色真空釆血管(血糖测定)。
3.正确答案 :C
解析: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后在局部增殖,产生外毒素致病,细菌和毒素可使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产生炎症、渗出和坏死反应。渗出液中纤维蛋白将炎性细胞、黏膜坏死组织和菌体凝结在一起,形成灰白色膜状物质,称为假膜。
4.正确答案 :D
解析:影响标记的因素包括:①发光剂的选择。②被标记蛋白质的性质。抗原作为被标志物时,应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免疫学稳定性;抗体作为被标志物时,则要求具有较高的效价,应用提纯的IgG来代替全血清)。③标记方法的选择(应正确选择与发光剂和被标志物结构相适应的耦联方式)。④原料比。在制备发光剂-IgG(抗体)结合物时,IgG:发光剂:交联剂的克分子比(mol:mol:mol)会影响结合物的发光效率。⑤标记率。是指结合物中IgG与发光剂之间的克分子比。由于每一种发光剂对应于被标志物都有特定的最佳标记率,标志物选择不好,会出现不易保存等现象。⑥温度。控制标记时的反应温度极为重要,对于较稳定的小分子被标志物,温度可稍放宽些;而当被标志物是抗原或抗体蛋白质时,由于蛋白质对热的不稳定性,应在保证标记反应进行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蛋白质在标记过程中活性的丧失。⑦纯化与保存。多数经耦联反应制备的结合物,使用前都需进行纯化,除去未结合的发光剂和交联剂。结合物一般可分装保存在-70℃条件下,最好冷冻干燥保存。
5.正确答案 :B
解析:小原粒性白血病POX染色阳性;急淋POX染色阴性。
6.正确答案 :A
解析:OGT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75g(或不论成人或儿童每kg标准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口服法。于口服糖前及后1、2、3小时抽取静脉血测血糖,同时搜集尿标本查尿糖。
7.正确答案 :C
解析:妊娠2~3个月的NAP积分值轻度增高,以后逐月增高,分娩时达高峰,产后则恢复正常。
8.正确答案 :C
解析:尿NAG是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溶酶体中,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含量尤其丰富 。正常情况下,血清中的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因而NAG是肾小管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故C选项其活性升高晚于尿蛋白错误。
9.正确答案 :C
解析:HBV和HCV与原发性肝癌有密切关系。
10.正确答案 :C
解析:黏液便出现提示肠道受刺激或炎症,鲜血便提示有下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脓血便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稀汁样便见于各种腹泻。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