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实施情况,应列入
A. 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和医务人员年度考核
B. 定期考核和医德考评
C. 医疗机构等级评审
D. 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E. 以上都对
2. [单选题]固有均匀性应每天测试和校正,若均匀性变化大于参考值,应寻找原因,及时维护
A. 5%
B. 10%
C. 15%
D. 20%
E. 25%
3. [单选题]带电粒子在物质中运动从起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称为
A. 电离密度
B. 传能线密度
C. 路径
D. 径迹
E. 射程
4. [单选题]下列关于SPECT门控采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门控采集多用于脏器功能评价和腔内异常结构的诊断
B. 门控采集是连续采集多帧图像,要求图像不能有位移,必要时可以用正弦图方式来判定
C. 示踪剂的标记率要高,大于90%,从血液循环中清除要慢,标记性能稳定
D. 门控采集强调功能判断与时间分辨,矩阵选取64×64
E. 每周期或R-R间期采集帧数16~32,偶数为宜,采集总心动周期数:30~50
5. [单选题]关于示踪方法中“可测性”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
A. 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可发出相同的射线,且能够被放射性探测仪器所测定或被感光材料所记录
B. 放射性示踪剂在生物体系或外界环境的代谢过程中,由于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断地衰变而放出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射线,这些射线可以用放射性探测仪器探测出来
C. 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与相应的未标记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行为,它们的物理学性能也相同
D. 放射性核素示踪剂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主要取决于放射性核素
E. 被标记物整体示踪研究体系中主要起着示踪作用
6.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应选用变性红细胞法进行显像
A. 胶体显像时可疑的脾脏局限性缺损
B. 胶体法显像时脾脏显影不良,特别疑有脾脏病变时
C. 脾脏切除后残留灶的确定
D. 疑有脾脏数目及位置异常,包括内脏错位、功能性无脾、多脾、副脾、游离脾等
E. 以上均是
7. [单选题]儿童做肺灌注显像时,显像剂注射剂量为
A. 每公斤体重0.2~0.3MBq(0.005~0.008mCi)
B. 每公斤体重2~3MBq(0.05~0.08mCi)
C. 每公斤体重20~30MBq(0.5~0.8mCi)
D. 2~3MBq(0.05~0.08mCi)
E. 20~30MBq(0.5~0.8mCi)
8. [单选题]γ射线和X射线既是电磁波,又是
A. 电子
B. 光电子
C. 光子
D. 康普顿电子
E. 自由电子
9. [单选题]患者,男性,69岁,肾脏超声发现右肾巨大肿块,准备行右肾切除术,术前欲了解左肾功能,可选择的核医学检查为
A. 肾静态显像
B. 肾动态显像
C. 膀胱尿反流显像
D. 阴囊显像
E. 肾上腺髓质显像
10. [单选题]进行放射性实验操作时下列哪一做法是错误的
A. 用镊子将放射性药物从铅罐中取出
B. 在通风管中进行挥发性放射性药物的操作
C. 操作β核素时戴铅眼镜
D. 用洗耳球配合移液管取放射性液体
E. 及时将洒落的放射性药物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