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选题]NCBI的Entrez系统查询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A. 其核酸序列数据库中的大部分数据没有严格的准入标准
B. 有联机帮助文件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相关技巧
C. 查询所得到的感兴趣的序列条目,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
D. 有限定查询范围、操作剪贴板等各种辅助功能,可大大提高查询效率
E. 查询时不能从一个数据库转入另一个数据库
2. [多选题]理想的用于评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实验设计包括 ( )
A. 设立健康人群组,非肿瘤病人组,不同分期的病人组
B. 结合临床治疗观察作前瞻性研究
C. 每亚组病例应在100人左右
D. 结论要用Meta分析
E. 每亚组病例应>200人
3. [多选题]GH功能紊乱时,生化诊断的首选实验室检查项目是
A. 血清(浆)GH
B. 血清(浆)IGF
C. 血清(浆)IGFBP
D. 运动刺激试验
E. 抑制试验
4. [多选题]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的特点是 ( )
A. 血浆IDL增加
B. TC、TG均增加
C. 血浆静置实验结果为:奶油上层,下层混浊
D. 脂蛋白电泳常出现宽β带
E. 脂蛋白电泳原点深染
5. [多选题]疑为伤寒的患者其血液培养阴性,可能的原因是( )
A. 病程超过1周
B. 已用过抗生素
C. 患者为非伤寒感染
D. 血液增菌培养基失效
E. 培养条件不适宜
6. [多选题]下列抗凝剂使用正确的是
A. 凝血试验,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2ml
B. 凝血试验,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0.4ml
C. 全血细胞分析,EDTA-2K1.5~2.2mg/ml血
D. 血气分析,肝素0.2ml(1ml=1000U)
E. 全血葡萄糖,氟化钠/草酸钾按比例配制
7. [多选题]HLA分子分型的方法有
A. RFLP
B. 基因芯片法
C. SBT分型法
D. FCM-SSO
E. PCR-SSP
8. [多选题]分泌受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 ( )
A. 肾上腺素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
E. 甲状腺激素
9. [多选题]IFN-Y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 )
A. 促进APC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
B. 增强CTL作用
C. 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D.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
E. 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10. [多选题]特定突变位点探针的设计原则有
A. 检测突变点应该对应于探针的中心
B. 基因突变检测探针的设计可采用叠瓦式策略
C. 以突变位点为中心,在其左、右两侧各选取15~25个碱基的靶序列
D. 将中心位点的碱基分别用其他两种碱基替换,可得到3个突变型探针
E. 长度为N个碱基的突变区就需要5N个探针
11. [多选题]关于脂肪酶测定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 脂肪酶活性升高与淀粉酶基本平行,特异性大于淀粉酶
B. 肾小球滤过的脂肪酶可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以尿中一般测不到脂肪酶活性
C. 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持续升高的时间比淀粉酶长,故测定血清脂肪酶可用于急性胰腺炎后期的诊断
D. 脂肪酶不可用于腮腺炎和胰腺炎引起的淀粉酶升高的鉴别诊断
E. 血清脂肪酶活性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 h内升高,24 h达峰值,一般可持续8~15 d
12. [多选题]胰岛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包括
A. 促进葡萄糖利用
B. 促进糖原合成
C. 促进脂肪合成
D. 促进蛋白质合成
E. 促进核酸合成
13. [多选题]肠杆菌科的主要性状包括( )
A. 发酵葡萄糖
B. 还原硝酸盐
C. 需氧或兼性厌氧
D. 氧化酶阳性
E. 触酶阳性
14. [多选题]关于血脂检测正确的做法是( )。
A. 一次检查血中总胆固醇明显增加即可诊断
B. 静脉采血时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分钟
C. 血脂分析前应低脂饮食1周
D. 采集12~14小时空腹血液检查
E. 发现血脂或脂蛋白异常应间隔2周再复查1次,方可诊断
15. [多选题]目前比较公认的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
A. 抗Sm抗体
B. 抗RNP抗体
C. 抗SSA抗体
D. 抗SSB抗体
E. 抗dsDNA抗体
16. [多选题]神经垂体激素包括
A. 促甲状腺激素
B. 催产素
C. 催乳素释放激素
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17. [多选题]导致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 )
A. 血浆中水分增加,血液被稀释
B. 营养不良
C. 消耗增加
D. 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
E. 体内蛋白质分解增多
18. [多选题]生物传感器的共同特点有
A. 一般不需进行样品的预处理
B. 体积小、响应快、样品用量少
C. 操作系统比较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分析
D. 准确性高
E. 敏感材料不能反复使用
19. [多选题]引起低钙血症的常见病因有
A. 低白蛋白血症
B. 慢性肾衰竭
C.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D. 维生素D缺乏
E. 电解质代谢紊乱
20. [多选题]影响比例系数K 的主要因素有
A. 浓度
B. 液层厚度
C. 吸光物质性质
D. 入射光波长
E. 检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