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卫生中级职称考试宝典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考前模拟题(U9),更多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频道。1. [单选题]关于氟化物的防龋机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 
  B. 抑制细菌繁殖 
  C. 抑制细菌产酸 
  D. 促进釉质再矿化 
  E. 干扰糖原酵解 
 
2.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3. [单选题]X线牙片上牙齿邻面颈部所呈现的三角形透明区是
  A. 邻面龋 
  B. 牙槽骨吸收 
  C. 牙颈部釉质发育不全 
  D. 正常牙颈部 
  E. 投照角度不对所致 
 
4. [单选题]一般条件下,下列桩固位最好的是
  A. 光滑柱形 
  B. 槽柱形 
  C. 锥形 
  D. 螺纹形 
  E. 弯制桩 
 
5. [单选题]关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脓液可穿破腮腺筋膜进入邻近组织或间隙 
  C. 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及触痛不明显 
  D. 腮腺导管口可挤压出脓液 
  E. 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6. [单选题]对于牙周病患者,可能引起菌血症的操作是
  A. 刷牙 
  B. 牙周探诊 
  C. 洁治 
  D. 刮治 
  E. 以上都是 
 
7. [单选题]根据解剖知识,下列与左侧面神经核上瘫不符的症状或体征是
  A. 右侧鼻唇沟变浅 
  B. 右侧鼓腮无力 
  C. 右侧额纹消失 
  D. 右侧口角上提障碍 
  E. 食物易存留于右侧口腔前庭 
 
8. [单选题]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部不适用于
  A. 确定有无占位性病变 
  B. 确定囊性或实质性肿物 
  C. 为评价肿瘤性质提供信息 
  D. 确定深部肿物与邻近重要血管的关系 
  E. 确定肿物的解剖结构 
 
9. [单选题]牙周翻瓣术适应证 ( )
  A. 牙龈增生经局部处理无明显改善者 
  B. 牙周袋深度≥5㎜ 
  C. 患牙松动Ⅱ度以上 
  D. 牙龈长期溢脓 
  E. 牙龈长期出血、疼痛 
 
10. [单选题]熟石膏调拌时的水粉比例为
  A. (10~19)ml:100g 
  B. (20~30)ml:100g 
  C. (31~39)ml:100g 
  D. (40~50)ml:100g 
  E. (51~60)ml:100g 
 
11.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癌前病变或状态( )
  A. 慢性增殖型念珠菌性口炎 
  B. 慢性光化性唇炎 
  C. 口腔红斑病 
  D. 梅毒 
  E. 烟碱性口炎 
 
12. [单选题]健康单根牙受到侧向外力时,牙冠至支点处向受力方向轻微倾斜移动,而支点至根尖区向相反方向移动时,支点为
  A. 牙颈部 
  B. 根颈1/3与中1/3相交处 
  C. 根尖1/3与中1/3相交处 
  D. 根中1/3的中心 
  E. 根尖 
 
13. [单选题]固定桥桥体为减轻基牙负担应采取
  A. 减小桥体的颊舌径宽度 
  B. 降低功能牙尖的牙尖斜度 
  C. 扩大外展隙 
  D. 选用无尖牙 
  E. 尽可能减少桥体的接触面积 
 
14. [单选题]最理想的阻滞麻醉药是
  A. 普鲁卡因 
  B. 利多卡因 
  C. 地卡因 
  D. 可卡因 
  E. 氯乙烷 
 
15. [单选题]氟牙症多见于恒牙,乳牙者甚少,是因为
  A. 胎盘屏障 
  B. 8岁以后生活在高氟区 
  C. 刷牙时吞服含氟牙膏 
  D. 氟骨症的表现 
  E. 以上都不对 
 
16. [单选题]制作前牙固定桥,增力桥架的横条与固位体连接部分的厚度
  A. 1.0~1.5mm 
  B. 1.8~2.0mm 
  C. 2.0~3.0mm 
  D. 3.0~4.0mm 
  E. 4.0~5.0mm 
 
17. [单选题]下列疾病与牙周病没有密切关系的是
  A. 糖尿病 
  B. 白血病 
  C. 心血管疾病 
  D. 大叶性肺炎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18. [单选题]下颌下三角的内容不包括
  A. 下颌下腺 
  B. 下颌下淋巴结 
  C. 面静脉 
  D. 面动脉 
  E. 面神经颈支 
 
19. [单选题]控释抗菌药物治疗牙周炎的优点 ( )
  A. 用药剂量小 
  B. 局部浓度高 
  C. 维持时间长 
  D. 疗效高 
  E. 以上均是 
 
20. [单选题]眶下孔位于
  A. 鼻翼旁0.5cm 
  B. 鼻翼旁1cm 
  C. 眶下缘下方0.5cm 
  D. 眶下缘下方1cm 
  E. 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