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温度下降1℃时,氧耗量约下降( )。
A. 1%
B. 2%
C. 5%
D. 30%
E. 10%
2. [单选题]肝功能障碍的病人,全身麻醉药初量应适当减少,是因为( )。
A. 肝血流量减少
B. 肝药酶缺乏
C. 肝肾综合征
D. 胆汁淤积
E. 低蛋白血症
3. [单选题]肺动脉压是体循环压的( )。
A. 1/4
B. 相等
C. 1/6
D. 1/2
E. 1/5
4. [单选题]有关手术前准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长期使用低盐饮食和利尿药,易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术前应纠正
B. 有心房纤颤伴心室率>100次/min的病人,可用西地兰纠正
C. 贫血病人携氧能力差,手术前应少量多次输以新鲜血纠正
D.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3个月内可以施行择期手术
E. 老年病人心动过缓<50次/min,术前可用阿托品0.5mg肌注
5. [单选题]洋地黄化的心脏病病人不可选用的肌松药是( )。
A. 潘库溴铵
B. 维库溴铵
C. 琥珀胆碱
D. 阿库氯铵
E. 哌库溴铵
6. [单选题]冠状窦开口于( )。
A. 右心房内
B. 左心室内
C. 左心房内
D. 右心室内
7. [单选题]为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以下哪项错误?( )
A. 使用最低有效浓度
B. 避免注入血管内
C. 凡局麻药内都必须加入肾上腺素
D. 一次用药不超过最大剂量
8. [单选题]对颈部表面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锁骨上小窝是指两侧锁骨内侧端之间的凹陷
B. 环状软骨弓平第6颈椎,可作为计数气管环的标志
C. 颈动脉结节为第7颈椎横突前结节
D. 甲状软骨上缘高度约平第颈椎上缘
E. 舌骨平对第5颈椎椎间盘平面
9. [单选题]气管插管前仔细听诊两肺呼吸音的目的是( )。
A. 了解健肺的通气情况
B. 作为插管完成后的鉴别对照
C. 了解两肺的通气情况
D. 了解患肺是否有分泌物
10. [单选题]肺切除和气管切开可减少死腔量的是( )。
A. 机械死腔
B. 肺泡死腔
C. 生理死腔
D. 解剖死腔
1.正确答案 :C
解析:耗氧量与核心温度平行下降。体温每下降1℃,耗氧量约减少5%。
2.正确答案 :E
解析:当肝功能障碍时,蛋白质代谢障碍的突出表现为:①低蛋白血症;②甲种胎儿球蛋白(AFP)重现;③血浆氨基酸含量升高;④尿素合成减少。由于这类病人常发生低蛋白血症,影响了麻醉药的体内代谢过程,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相对减少,游离药物浓度增多,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所以术中应适当减少药物的用量。
3.正确答案 :C
解析:肺循环包括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管及肺静脉,其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血流动力学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压力低 正常静息时肺动脉压力为19/16mmHg,平均压为(12+2)mmHg,收缩压不超过25mmHg,为主动脉的1/6,肺血管灌注压也低,肺动脉和左心房间压力差仅6mmHg,为正常主动脉压力的1/10~1/7;②阻力小 因肺血管短、管壁薄、扩张度大,故血流阻力小,正常人肺血管阻力为体循环阻力的1/10~1/5;③流速快 肺脏接受心脏搏出的全部血液,但其流程远较体循环为短,故流速快;④容量大 肺血管床面积大,可容纳900ml血液,占全血量的9%。
4.正确答案 :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6个月内,不宜施行择期手术;6个月以上且无心绞痛发作,可在良好的监护条件下施行手术。
5.正确答案 :C
解析:琥珀胆碱属于骨骼肌松弛药,在临床上多用于局部麻醉,可引起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本品禁用于青光眼、视网膜剥离、白内障晶体摘除术病人;低血浆胆碱酯酶的病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洋地黄化的心脏病病人及电解质紊乱者。
6.正确答案 :A
解析:冠状窦位于冠状沟内,由心大静脉延续而成,以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它收纳心壁的绝大部分静脉血,它的属支主要有心大、中、小静脉。
7.正确答案 :C
解析:对于高血压、先兆性子痫、妊高征等患者局麻药中不加肾上腺素。
8.正确答案 :B
解析:环状软骨位于会咽部,是人体内唯一一块完整的环行软骨,对咽喉部形态保持有重要意义。它由环状软骨板和环状软骨弓两部构成。板位于后方,构成喉后壁的大部分。环状软骨弓构成喉的下分之前外侧壁。环状软骨弓平对第6颈椎,是颈部的重要标志之一。环状软骨弓与板交界处,两侧各有一与甲状软骨下角相关联的关节面,构成环甲关节。环状软骨下缘借韧带与气管软骨环相连。
9.正确答案 :B
解析:气管插管前仔细听诊两肺呼吸音的目的就是来与插管完成后进行鉴别对照,判断是否插管成功及判断插管是否到位。
10.正确答案 :D
解析:解剖死腔指存在于终末细支气管以上气道内的气体容量,即指潮气量在呼气初期不发生改变就被呼出的那部分气体。肺泡死腔是指进入肺泡而没有进行气体交换的那一部分气体。解剖死腔加肺泡死腔等于生理死腔。机械死腔是指麻醉面罩、接头中的无效腔。故答案B正确。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