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参与形成小口畸形的突起是
A. 上颌突与侧鼻突
B. 球状突与上颌突
C. 上颌突与下颌突
D. 球状突与侧鼻突
E. 球状突与球状突
2. [单选题]根尖片显示正常影像不正确的是
A. 牙骨质与牙本质有明显区别
B. 前牙牙髓腔髓室与根管界限不清,呈针状低密度影
C. 上颌磨牙髓腔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
D. 年轻恒牙髓腔宽大
E. 牙槽骨正常高度应达到牙颈部
3. [单选题]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
A. 1.5mm
B. 0.5mm
C. 2.0mmE2.5mm
D. 1.0mm
1.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点为小口畸形的发病机制。上颌突与下颌突未联合或部分联合将发生横面裂,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较轻微者可为大口畸形;如联合过多则形成小口畸形。左、右两侧下颌突未能在中线相互融合,则可产生下唇正中裂或下颌裂;一侧上颌突未能在一侧与球状突融合,则在上唇一侧产生单侧唇裂;如在两侧发生,则形成双侧唇裂。
2.正确答案 :A
3.正确答案 :C
解析:全口义齿基托的边缘伸展要求为,在不妨碍周围组织功能活动的前提下,应充分伸展,并有适宜的厚度和形态。基托边缘伸展不足会减小基托的吸附面积,影响固位。而基托过度伸展则会妨碍周围组织的功能活动,对义齿产生脱位力,会破坏义齿的固位,并造成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实践证明,为达到以上要求,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应选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