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宝典发布"关于室间质量评价标本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
考试宝典发布"关于室间质量评价标本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多选题]关于室间质量评价标本的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 
  B. 测定次数必须和常规检测患者样本次数一样 
  C. 在规定回报EQA结果的日期之前,实验室之间不能进行关于E0A样本检测结果的交流 
  D. 实验室不能将EQA样品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 
  E. 为使测定结果准确,可以进行重复测定,取其平均值 
 
[单选题]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的脉冲大小取决于
  A. 细胞大小 
  B. 细胞厚薄 
  C. 细胞均一性 
  D. 细胞内酶的含量 
  E. 细胞形态 
 
正确答案 :A
解析:脉冲振幅越高,细胞体积越大;脉冲数量越多,细胞数量越多。
[单选题]起病于胎儿及新生儿期的甲状腺功能减下的疾病是
  A. 肢端肥大症 
  B. 阿狄森病 
  C. 巨人症 
  D. 侏儒症 
  E. 呆小病 
 
正确答案 :E
解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合成或分泌甲状腺素不足引起的疾病。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期,称为呆小症。
[单选题]关于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不正确的是
  A. 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B. 包括培养基、试剂、标本采集、标本接种、培养鉴定等细菌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C. 包括仪器设备的操作及人员培训 
  D. 标本采集指南保留在实验室,不须发给临床医护人员 
  E. 标本的收集、运送和贮存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影响细菌检验结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室内质控包括操作手册、培养基、试剂、药敏纸片、仪器,项目的申请、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分离培养与鉴定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而标本采集手册须发给临床医护人员,以使标本正确地采集和运送。
[单选题]LDL-C异常防治的最适水平是
  A. <3.34mmol/L 
  B. <4.13mmol/L 
  C. <1.59mmol/L 
  D. <2.30mmol/L 
  E. <2.59mmol/L 
 
正确答案 :E
解析:考查LDL-C的参考范围,NCEP-ATPⅢ文件将LDLC分成5个水平用于血脂异常的防治:<2.59mmol/L(100mg/dl)为最适水平。
[多选题]含有铁元素的化合物是 ( )
  A. 血红蛋白 
  B. 转铁蛋白 
  C. 铁蛋白 
  D. 肌红蛋白 
  E. 叶绿素 
 
正确答案 :ACD
[单选题]半抗原刺激动物产生抗体的条件是
  A. 免疫动物皮下注射 
  B. 免疫动物静脉注射 
  C. 采用特定动物进行免疫 
  D. 应用佐剂配合 
  E. 与载体结合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下列属于合格痰标本的是
  A. 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 
  B. 白细胞>10个/LP,鳞状上皮细胞<25个/LP 
  C. 白细胞>10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 
  D. 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25个/LP 
  E. 白细胞>25个/L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 
 
正确答案 :A
解析:标本涂片镜检白细胞多而鳞状上皮细胞少,提示标本是从肺部来的痰并且混入标本的唾液量少,故为合格标本。
[单选题]渗出液乳酸脱氢酶活性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一般
  A. 低于0.5 
  B. 低于0.6 
  C. 等于0.5 
  D. 高于0.5 
  E. 高于0.6 
 
正确答案 :E
解析:漏出液LD接近血清,积液LD/血清LD比值<0.6;而渗出液LD>200U/L,积液LD/血清LD比值>0.6。
 某患者的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为:①甘油三酯3.78mmol/L(335mg/dl),②总胆固醇4.91mmol/L(190mg/dl),③前β-脂蛋白增高,④β-脂蛋白正常,⑤乳糜微粒阴性,⑥血清乳状化。其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为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基本要求包括
某患者的血标本的检验结果为:①甘油三酯3.78mmol/L(335mg/dl),②总胆固醇4.91mmol/L(190mg/dl),③前β-脂蛋白增高,④β-脂蛋白正常,⑤乳糜微粒阴性,⑥血清乳状化。其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为淋巴细胞分离液的基本要求包括 Mosenthal test(莫氏试验)的参考值,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日间和夜间尿量之比≥2:1
夜间尿比重>1.020
夜间尿量>750ml#
尿比重的最高和最低之差应>0.009冠心病
亲子鉴定#
法医鉴定#
遗
Mosenthal test(莫氏试验)的参考值,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日间和夜间尿量之比≥2:1
夜间尿比重>1.020
夜间尿量>750ml#
尿比重的最高和最低之差应>0.009冠心病
亲子鉴定#
法医鉴定#
遗 错误的是红细胞膜的功能包括哪些  (    )20℃
25℃
30℃
35℃
37℃#标本中可见精子
前列腺颗粒细胞是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脂滴
标本中无细菌#
卵磷脂小体在炎症时增多
镜检见到畸形的异常细胞,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分布不均,
错误的是红细胞膜的功能包括哪些  (    )20℃
25℃
30℃
35℃
37℃#标本中可见精子
前列腺颗粒细胞是巨噬细胞吞噬了大量脂滴
标本中无细菌#
卵磷脂小体在炎症时增多
镜检见到畸形的异常细胞,分布均匀,前列腺炎时分布不均, 阴道毛滴虫致病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血平板上能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表面菌膜生长,是由于  (    )粪便中找到何种细胞,有助于诊断细菌性痢疾气性坏疽的主要致病菌为临床上最常见
阴道毛滴虫致病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无关(   )血平板上能形成双溶血环的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形成表面菌膜生长,是由于  (    )粪便中找到何种细胞,有助于诊断细菌性痢疾气性坏疽的主要致病菌为临床上最常见 下列疾病均可见血尿酸增高,但除外下列哪一项不是发光剂的常用标记方法具有完整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MIC小组命名的AML-M2标志染色体畸变是(   )痛风
肾功能损害
白血病
恶性肿瘤
肝硬化#碳二亚胺缩合法
重氮盐偶联法
下列疾病均可见血尿酸增高,但除外下列哪一项不是发光剂的常用标记方法具有完整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MIC小组命名的AML-M2标志染色体畸变是(   )痛风
肾功能损害
白血病
恶性肿瘤
肝硬化#碳二亚胺缩合法
重氮盐偶联法 近3个月来,常用ELISA法检测的蛋白是不属于检验医学咨询服务范畴的是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特征  (    )从血清蛋白电泳中区别出脂蛋白的方法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呈明显降低(   )下列哪项不是细
近3个月来,常用ELISA法检测的蛋白是不属于检验医学咨询服务范畴的是铁粒幼细胞贫血的特征  (    )从血清蛋白电泳中区别出脂蛋白的方法是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呈明显降低(   )下列哪项不是细 其中幼淋细胞占55%以上#
白血病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圆,核仁清晰,核染色质浓密,核质比例低#
免疫表型以T细胞为主
可见14q+或t(6;12)核型异常#双参数直方图是一种细胞数与双测量参数的图型A#
通常采用对数信号
其中幼淋细胞占55%以上#
白血病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圆,核仁清晰,核染色质浓密,核质比例低#
免疫表型以T细胞为主
可见14q+或t(6;12)核型异常#双参数直方图是一种细胞数与双测量参数的图型A#
通常采用对数信号 造成滴虫性阴道炎的原因有(   )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血电解质分析样品在分析前应冷藏是为了(   )下列细菌属于口咽部正常菌群组成的是  (    )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效果是急性时相
造成滴虫性阴道炎的原因有(   )检测血糖时,实验室多采用血浆或血清而不使用全血的原因是血电解质分析样品在分析前应冷藏是为了(   )下列细菌属于口咽部正常菌群组成的是  (    )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效果是急性时相 盘尾丝虫病的病原学检查可用(   )姜片虫重要的保虫宿主是与精液液化有关的酶是(   )属于血清凝集反应的有  (    )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80~4.85,它在pH8.6的缓冲液中对糖的分解代谢试验包括  (    )缓慢生长分枝杆菌药
盘尾丝虫病的病原学检查可用(   )姜片虫重要的保虫宿主是与精液液化有关的酶是(   )属于血清凝集反应的有  (    )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80~4.85,它在pH8.6的缓冲液中对糖的分解代谢试验包括  (    )缓慢生长分枝杆菌药 因变质的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诊断为糖尿病时血糖浓度需达到的水平为"无尿"是指每天的尿量不超过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
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
工作曲线制备误差
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
因变质的校准液引起的误差属于诊断为糖尿病时血糖浓度需达到的水平为"无尿"是指每天的尿量不超过偶然误差中的标本处理不当误差
系统误差中的试剂误差#
系统误差中的方法学误差
工作曲线制备误差
偶然误差中的试剂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