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标记蛋白质醛基的活化生物素是
A. N-羟基丁二酰亚胺酯(BNHS)
B. 生物素酰肼(BHZ)和肼化生物胞素(BGHZ)
C. 光生物素
D. 3-(N-马来酰亚胺-丙酰)-生物胞素(MPB)
E. 生物素脱氧核苷三磷酸
2. [单选题]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A. pm
B. nm
C. μm
D. mm
E. cm
3. [单选题]与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不符合的是
A. 白细胞数目明显增多
B. 各阶段粒细胞可见
C.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D. 有核红细胞和点彩红细胞增多
E. 早期血小板增多
4. [单选题]斑疹伤寒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 消化道
B. 呼吸道
C. 蚊叮咬
D. 性接触
E. 虱或蚤叮咬
5. [单选题]细菌染色的基本程序为
A. 涂片-染色-干燥-固定
B. 涂片-染色-固定-干燥
C.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
D. 涂片-固定-染色-干燥
E. 涂片-固定-干燥-染色
6. [单选题]可显示尿液有形成分中盐类结晶的精细结构,常用的检查方法为
A. 光学显微镜法
B. 相差显微镜法
C. 偏振光显微镜法
D. 透射电镜法
E. 尿沉渣分析仪
7. [单选题]反复测定样品中某物质的结果很接近于真值,说明所采用的测定方法
A. 精密度高
B. 准确度高
C. 灵敏度高
D. 重复性好
E. 实用性强
8. [单选题]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细菌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志贺菌
C.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
D. 伤寒沙门菌
E. 变形杆菌
9. [单选题]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
A. 正常红细胞
B. 畸形红细胞
C. 网织红细胞
D. 有核红细胞
E. 棘形红细胞
10. [单选题]以下各种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最后显色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待测物质呈负相关的是
A. 双抗体夹心法
B. 双位点一步法
C. 间接法
D. 竞争法
E. 捕获法
11. [单选题]引起生理性多尿的是
A. 癔症
B. 甲亢
C. 糖尿病
D. 慢性肾盂肾炎
E. 失钾性肾病
12.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哪一种属于内毒素( )
A. 细胞内作用酶类
B. 膜作用酶类
C. 诱导性物质
D. 脂多糖
E. 细胞外酶
13. [单选题]免疫透射比浊法的不足之处说法错误的是
A. 抗原用量较大
B. 抗体-抗原复合物分子要足够大,否则遮挡不了光线
C. 抗体-抗原复合物分子要足够多,否则遮挡不了光线
D. 透射比浊法测定在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
E. 灵敏度较散射比浊法低
14. [单选题]HCT减低常见于
A. 大面积烧伤
B. 剧烈呕吐
C. 腹泻
D. 大手术后
E. 贫血
15. [单选题]胸腺发生异常会导致
A. T细胞缺失或减少
B. B细胞缺失或减少
C. T细胞和B细胞数量均减少
D. 体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
E. 体液中补体水平降低
16. [单选题]B淋巴细胞主要的表面标识是
A. CD2
B. CD3
C. CD4
D. mIg
E. TCR
17. [单选题]白喉棒状杆菌感染后引起的局部病变特征是
A. 溃疡
B. 红肿
C. 假膜
D. 坏死
E. 化脓性炎症
18. [单选题]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A. 氟化钠
B. 枸橼酸钠
C. 双草酸盐
D. EDTA
E. 肝素
19. [单选题]急性传染病时,嗜酸粒细胞直接计数显著减少的机制是
A. 骨髓生成嗜酸粒细胞功能障碍
B. 嗜酸粒细胞破坏过多
C. 交感神经受抑制
D.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E. 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20. [单选题]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错误的是
A. APTT延长
B. PT延长
C. 因子活性(Ⅷ:CⅨ:C)减低
D. 因子抗原含量(FⅧ:Ag、FⅨ:Ag)可正常
E. 排除试验可做BT、vWF:Ag检测及复钙交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