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疾病
B. 患者
C. 人群
D. 健康人
E. 亚临床型患者
2. [单选题]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的是( )
A. 络脉
B. 孙络
C. 浮络
D. 别络
E. 经脉
3. [单选题]一般食物的含氮量转换为蛋白质含量的系数为
A. 5.85
B. 6.05
C. 6.25
D. 6.45
E. 6.15
4. [单选题]WHO规定: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活动称为
A. 食物强化
B. 营养宣传
C. 合理膳食
D. 合理营养
E. 营养教育
5. [多选题]属于消食剂的是( )
A. 保和丸
B. 枳实导滞丸
C. 瓜蒂散
D. 温脾汤
E. 大黄牡丹皮汤
6. [单选题]人体维生素B1缺乏时,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及TPP效应的变化应是
A. 转酮醇酶活力及TPP效应均降低
B. 转酮醇酶活力及TPP效应均增高
C. 转酮醇酶活力降低,TPP效应增高
D. 转酮醇酶活力增高,TPP效应降低
E. 以上都不对
7. [单选题]同工酶指的是
A. 辅酶相同的酶
B. 活性中心中必需基团相同的酶
C. 功能相同而酶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D. 功能和性质相同的酶
E. 功能不同而分子结构相同的酶
8. [单选题]某厂对400名接铅作业职工进行体检,检出铅吸收40例,慢性轻度、中度、重度铅中毒分别为12、6、2例,其中包括铅脑病和铅麻痹各1例,腹绞痛、贫血、周围神经病各2例。该厂铅中毒发生率为
A. 15%
B. 7%
C. 5%
D. 3%
E. 2%
9. [单选题]公共场所是
A. 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B. 公众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固定生活环境
C. 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封闭式生活环境
D. 公众进行娱乐、交流、购物等活动的开放式生活环境
E. 固定人群从各种事社会活动的临时性生活环境
10. [单选题]职业病的特点不包括
A. 病因明确,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B. 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但没有接触水平关系
C. 不同的接触人群有不同数量的发病
D. 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E. 常常为群体发病
11. [单选题]在确定因果关联的时间顺序上,下列设计的效果最差的是
A. 实验性研究
B. 队列研究
C. 病例对照(用新病例)研究
D. 横断面研究
E. 生态学时间序列研究
12. [单选题]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 信息偏倚
B. 选择偏倚
C. 失访偏倚
D. 混杂偏倚
E. 回忆偏倚
13. [单选题]剂量-质反应关系中最常见的剂量反应曲线是
A. S形曲线
B. 直线
C. 抛物线
D. L形曲线
E. 不规则曲线
14. [单选题]关于控制致病菌繁殖速度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工好的食品尽快食用
B. 加工好的食品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6小时
C. 加工好的食品应储存在10℃以下的冰箱中
D. 加工好的食品也可在60℃以上的温度下热藏
E. 剩余食品食用前要彻底重新加热
1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食品卫生检验采样原则的是
A. 代表性
B. 典型性
C. 适时性
D. 常规性
E. 按程序操作
16. [单选题]急性减压病出现最早且较普遍的表现为
A. 神经系统的改变
B. 循环系统的改变
C. 呼吸系统的改变
D. 皮肤改变
E. 肌肉、关节、骨骼系统的变化
17. [单选题]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整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B. 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C. 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D. 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E. 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和健康
18. [单选题]抽样方法不包括
A. 随意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单纯随机抽样
19. [单选题]李某,女,56岁,出现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口干而苦,大便秘结,或头痛,目赤,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此时辨证属( )
A. 肝气郁结
B. 气郁化火
C. 痰气郁结
D. 忧郁伤神
E. 心虚胆怯
20. [单选题]下列元素中,属亲骨性元素的是
A. 镭
B. 铁
C. 铜
D. 钠
E. 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