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男性,4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本次因诊断高血压脑病入院。关于"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男性,4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本次因诊断高血压脑病入院。关于高血压脑病的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可发生于急进型高血压病
B. 可发生于妊娠中毒症
C. 应伴有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D. 发病时常先有血压突然增高
E. 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所致
[单选题]男性,45岁。节律性中上腹痛13年,每次餐后30min发作,下次进餐前缓解,服氢氧化铝可使症状减轻,近3个月疼痛规律消失,服上述药物无效,且食欲锐减,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 胃肠钡餐检查
B. 胃液分析
C. 电子胃镜检查加组织活检
D. 血清胃泌素测定
E. 癌胚抗原(CEA)测定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常见的外源性化学致癌因素有( )。
A. 多环碳氧化合物
B. 氨基偶氮染料
C. 芳香胺类
D. 亚硝胺类
E. 真菌毒素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下列有关系统性硬化症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雷诺现象几乎可见于每一位系统硬化症患者,且可比其他临床表现提前数年出现
B. 本病呈慢性病程,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
C. 肺动脉高压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
D. 虽然可累及多个脏器,但较少累及胃肠道
E. 抗核抗体是本病较常出现的自身抗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胃肠道是本病最常累及的脏器,几乎整个胃肠道均可累及,胃肠道受累的患者死亡率高。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属于足少阳胆经穴的是( )
A. 耳门
B. 听宫
C. 听会
D. 角孙
E. 头维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中消失或恢复正常最慢的是
A. 高血压
B. 水肿
C. 血尿及微量蛋白尿
D. 补体C3
E. 管型尿
正确答案 :C
[多选题]有关骨关节炎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好发于中老年人
B. 血沉多增快
C. X线多正常
D. 可累及单关节或多关节
E. 无晨僵表现
正确答案 :AD
解析:骨关节炎患者多见于老年人群,可累及单或多关节,可出现晨僵,但时间短于30分钟,血沉多正常,X线可见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软骨下骨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腔内游离体等多种改变。
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对类风湿小结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48岁,加重3个月,略不成形,纳差,化验便隐血(±)~(+)。血Hb:104g/L。确诊最佳手段对诊断肾结核价值最大的是高热#
昏
手少阳三焦经所主治的病证有( )属于安神剂的是(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平时血压稍高,近两天血压达200/110mmHg,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M3诱导缓解最佳方案为湿热带下过多的主症不包括( )下列哪些属于化学致癌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SLE可与其他疾病同时并存的是( )下列哪项不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的临床特点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
缺盆中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
头两侧疼痛,多与少阳经病有关#
巅顶疼痛,多与太阴经
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机体清除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临床上脾虚湿阻病人可见( )金葡菌肺炎最具特征的X线表现是女,35岁。反复低热,夜尿多2年,三次尿培养均为大肠杆菌生长,为确诊疾病,首选检查是腰痛
妇科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诊断要点有( )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按累及肺小叶的部位,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为除了以下哪些项为苯的代谢产物酚类所致经期不定
月经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
经乱连续3个周
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男性,36岁。曾在外院诊断二尖瓣有狭窄,但不能除外有关闭不全。两者最主要鉴别是前者无下列哪项表现男性,36岁。肝脏肿大且时常出现低血糖反应3个月,周围血中红细胞计数显著
诊断闭经最有意义的有( )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近期出现高热、贫血,用原来治疗有效的“白消安”治疗无效,22岁。反复鼻出血、黑便6年,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不是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点的是
30岁,36岁,尿少,血肌酐快速上升至445umoI/L,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治疗下列哪项是小儿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男性,近2个月来感到双手指关节痛加重,晨僵约1小时,仍属于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心功能诊断以Ⅱ级较为合理。血沉加快,C
与癫病关系密切的脏腑有( )患者男性,高血压10年,平时血压多为150-190/70-85mmHg。有关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下列哪一项是右心衰竭和肝硬化主要鉴别点男性,醒后不易再睡,脉细弱。治法为( )细胞再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臌胀的主要病机因素的是(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多发生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特点不包括气滞
血瘀
积滞#
水停
动风#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十二指肠球部以下#
十二指肠水平部
十二指肠降部
十二指肠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