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宝典发布医用设备能力考评考试宝典PRK-LASIK医师、技师题库精编(K6),更多PRK-LASIK医师、技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
考试宝典发布医用设备能力考评考试宝典PRK-LASIK医师、技师题库精编(K6),更多PRK-LASIK医师、技师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的考试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频道。1. [单选题]眼眶壁较厚的是
  A. 上壁 
  B. 下壁 
  C. 内侧壁 
  D. 外侧壁 
  E. 中壁 
 
2. [单选题]关于眶上裂,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蝶骨组成 
  B. 与颅前窝相通 
  C. 眼上静脉及脑膜中动脉由此通过 
  D. 眶上裂综合征可出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 
  E.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均由此通过 
 
3. [单选题]由睫状后短动脉供应的视网膜外五层中最内层是
  A. 锥杆细胞层 
  B. 内颗粒层 
  C. 外界膜 
  D. 外颗粒层 
  E. 外丝状层 
 
4. [单选题]眼睑Muller肌由什么神经支配( )
  A. 面神经 
  B. 三叉神经 
  C. 动眼神经 
  D. 交感神经 
  E. 副交感神经 
 
5. [单选题]眶下裂位于
  A. 眶内壁和眶下壁之间 
  B. 眶内壁和眶外壁之间 
  C. 眶外壁和眶下壁之间 
  D. 眶外壁和眶上壁之间 
  E. 眶上壁和眶内壁之间 
 
6. [单选题]判断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常用的临床电生理检查方法为
  A. EOG 
  B. VEP 
  C. ERG 
  D. N、C、T 
  E. OCT 
 
7. [单选题]睫状神经节在眶内的位置正确的是
  A. 视神经孔前20mm 
  B. 视神经孔前5mm 
  C. 视神经孔前15mm 
  D. 视神经孔前10mm 
  E. 以上都不是 
 
8. [单选题]不通过眶上裂的神经是
  A. 三叉神经第一支-眼支 
  B. 动眼神经 
  C. 三叉神经第二支-上颌支 
  D. 滑车神经 
  E. 外展神经 
 
9. [单选题]双极细胞核位于哪一层
  A. 视锥、视杆细胞层 
  B. 外核层 
  C. 神经节细胞层 
  D. 内核层 
  E. 神经纤维层 
 
10. [单选题]受滑车神经支配的是( )
  A. 内直肌 
  B. 上直肌 
  C. 上斜肌 
  D. 下斜肌 
  E. 外直肌 
 
11. [单选题]外直肌附着点位于角膜缘后( )
  A. 5.5mm 
  B. 7.7mm 
  C. 6.9mm 
  D. 6.5mm 
  E. 7.9mm 
 
12. [单选题]有关结膜鳞状细胞癌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见于上睑结膜 
  B. 一般不侵犯巩膜 
  C. 不会发生远处转移 
  D. 容易造成眼球穿孔 
  E. 往往可发生眶内淋巴转移 
 
13. [单选题]眼眶由7块骨构成,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额骨、筛骨 
  B. 蝶骨、腭骨 
  C. 颞骨 
  D. 泪骨、颧骨 
  E. 上颌骨 
 
14. [单选题]准分子激光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远视时,切削角膜( )
  A. 周边区基质 
  B. 旁中央区基质 
  C. 中央区基质 
  D. 中央区浅表组织 
  E. 旁中央区浅表组织 
 
15. [单选题]视网膜中央动脉穿入视神经中心处位于( )
  A. 眼球后5~6mm 
  B. 眼球后9~11mm 
  C. 眼球后15~20mm 
  D. 眶尖前5~6mm 
  E. 眶尖前9~11mm 
 
16. [单选题]偏离镜片中心点出现棱镜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环形盲区由棱镜效应造成 
  B. 戴双焦镜人眼从远看近过程中产生像跳 
  C. 色散属棱镜现象 
  D. 若两眼屈光度相同,眼球转动致视轴不通过光心,戴镜者会有不适感 
  E. 配镜必须要求光心距与瞳距一致 
 
17. [单选题]支配米勒肌的神经是
  A. 滑车神经 
  B. 外展神经 
  C. 动眼神经 
  D. 交感神经 
  E. 以上都不是 
 
18. [单选题]视功能的客观检查是
  A. 体视觉 
  B. 视觉电生理 
  C. 视力 
  D. 视野 
  E. 色觉 
 
19. [单选题]视盘是视野上生理盲点所对应的部位,主要原因为该处
  A. 无脉络膜结构 
  B. 无色素上皮 
  C. 视细胞被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遮盖 
  D. 仅有神经纤维而无视细胞 
  E. 仅有视杆细胞而无视锥细胞 
 
20. [单选题]成人眼表面泪液的量每眼约( )
  A. (3±2)μl 
  B. (5±2)μl 
  C. (7±2)μl 
  D. (9±2)μl 
  E. (11±2)μ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