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各项,治疗暑热夹湿证的最佳方剂是
A. 藿香正气散
B. 白虎汤
C. 生脉散
D. 六一散
E. 香薷饮
2. [单选题]牛膝具善下行之性,但此特点不能用于
A. 腰膝酸痛
B. 口舌生疮
C. 气喘咳嗽
D. 难产、胞衣不下
E. 阴虚阳亢眩晕
3. [单选题]最早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的是
A.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C. 清·汪昂《医方集解》
D. 唐·王焘《外台秘要》
E.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
4. [单选题]关于“错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A. 心气不足
B. 神失所养
C. 错语有虚证
D. 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
E. 多见于久病体虚或老年脏气衰微者
5. [单选题]关于现病史,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
A. 内容包括主诉
B. 是病史资料中最主要的部分
C. 是发病全过程的资料
D. 内容包括伴随症状
E. 内容包括病因及诱因
6. [单选题]患者,男,38岁。疟疾已有三日,每隔一天发作,舌淡,脉弦。首选的药物是
A. 瓜蒂
B. 黄芩
C. 常山
D. 青蒿
E. 槟榔
7. [单选题]下列方证中,病机与肝郁无关的是
A. 甘麦大枣汤证
B. 半夏厚朴汤证
C.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
D. 酸枣仁汤证
E. 奔豚汤证
8. [单选题]潜伏性感染意义是
A.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只引起轻微症状
B. 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保持暂时性平衡,当人体防御功能减弱时,可引起疾病
C. 病原体与人体保持永久平衡,不引起症状
D. 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E. 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免疫反应,不出现症状
9. [单选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
A.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 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C. 正气充足,与邪相争,祛邪外出
D. 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E. 正气虚弱,邪气不足
10. [单选题]下列生活事件中,哪条属于正性生活事件
A. 夫妻分居
B. 结婚
C. 坐牢
D. 子女离家
E. 改行
11. [单选题]太阳伤寒与中风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B. 恶寒与否
C. 恶风与否
D. 汗出与否
E. 头痛与否
12. [单选题]下列何症不会在枳实栀子豉汤证中出现
A. 发热
B. 口渴
C. 心烦懊憹
D. 小便不利
E. 少寐
13. [单选题]少阳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由表入里,由寒转热的中间过渡阶段,其病既不同于太阳之表寒,又不同于阳明之里热,其病属于
A. 表寒里热
B. 表里俱热
C. 表里俱寒
D. 热郁表里之间
E. 表热里寒
14. [单选题]太阳伤寒的治法是
A. 调和营卫
B. 解肌祛风
C. 解表发汗、固护卫阳
D. 益气和营
E.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15. [单选题]阳明病的主脉是
A. 浮脉
B. 大脉
C. 洪大脉
D. 浮滑脉
E. 沉脉
16. [单选题]下面有关中药道地药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B. 广东的陈皮、砂仁、薄荷
C. 云南的三七、茯苓
D. 四川的黄连、川芎、贝母
E. 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
17. [单选题]原文“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用下列何方治疗
A. 五苓散
B. 牡蛎泽泻散
C. 苓桂术甘汤
D. 苓桂草枣汤
E. 茯苓甘草汤
18.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消痈,还可利胆退黄的药物是
A. 槐花
B. 地榆
C. 侧柏叶
D. 大蓟
E. 白茅根
19. [单选题]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A.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B. 益气健脾,养阴润肺
C. 益气健脾,养血柔肝
D. 补脾益肺,宁嗽止血
E. 健脾益气,补肺宁嗽
20. [单选题]山药善治下述哪种泄泻
A. 湿盛中满,积滞溏泄
B. 脾虚泄泻
C. 饮食积滞,腹满泄泻
D. 湿热内蕴,腹痛泄泻
E. 五更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