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副高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宝典普通外科医学职称副高真题题库(K3),更多普通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历年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1. [单选题]有关肝脏外伤的特点,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 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B. 按病理性质分为肝包膜下血肿、真性肝破裂和肝中央破裂
C. 严重肝外伤伤势重、伤型复杂、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D. 腹痛、休克、腹膜刺激症状为三大临床主症
E. 按AAST肝外伤分级标准,Ⅱ级为严重肝外伤
2. [单选题]创伤后留置导尿管的目的不包括
A. 尿道损伤后作支架
B. 诊断尿道或膀胱损伤
C. 观察每小时尿量,作为补液的依据
D. 观察复苏效果
E. 将膀胱内的血凝块引出
3. [单选题]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
A. 气血津液辨证
B. 卫气营血辨证
C. 八纲辨证
D. 脏腑辨证
E. 六经辨证
4. [单选题]肝上下径间距离,是指在右锁骨中线上所叩的肝界,其正常范围应是多少
A. 7~9cm
B. 8~10cm
C. 9~11cm
D. 10~12cm
E. 11~13cm
5. [单选题]对退行性骨关节炎描述错误的是
A. 多见于中、老年人
B. 手指僵硬肿胀
C. 关节肿、痛对称分布
D. 步行、久站后疼痛加重
E. 休息能缓解疼痛
6. [单选题]男性,34岁。计算机工程师,近期感觉久坐后下肢沉重酸胀,容易疲劳。护士指导其在工作期间定时站立,活动下肢,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其原理是利用
A. 小腿肌泵收缩功能
B. 胸腔吸气期负压
C. 心脏舒张期负压
D. 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
E. 地心对血柱的吸引力
7. [多选题]急性胆囊炎时以下哪些情况应尽早手术
A. 单纯性胆囊炎
B. 化脓性胆囊炎
C. 胆囊穿孔
D. 有休克先兆
E. 寒战、发热
8. [多选题]下列脏腑中与胸痹的发生密切相关的有(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9. [多选题]下列哪些颈部肿块与胚胎发育无关
A. 颏下皮样囊肿
B. 甲状腺舌管囊肿
C. 淋巴结结核
D. 结节性甲状腺肿
E. 胸腺咽管囊肿
10. [单选题]神经损伤修复后,其再生的速度平均每天以多少计算
A. 0.5~1mm
B. 1~2mm
C. 2~3mm
D. 3~4mm
E. 4~5mm
不正确的是平坦型糖耐量曲线常见于下列疾病中最易致脊柱病理性变形的是无菌手术后手套未破,组织对暴力的传导性
暴力作用的方向,接触面积的大小
机体是处于动态还是静态#
接触的时间和次数2型糖尿病
肢端肥大症
甲状
35岁。两个月前由高处跌落,发生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36岁,该采用哪种方法处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是麻醉前病情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关于肠梗阻的全身病理生理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克罗恩病的手术指征不包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精氨酸在营养支持中的特殊作用是预防急性肾衰的措施中,下列哪项措施是正确的人体创伤后有哪些内分泌物质分泌增加以下对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有帮助的是与乳腺癌发病有直接关系的激
中医学的认知和思维方法包括( )阑尾炎时,阑尾穿孔是因为腹部外伤伴内出血休克,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司外揣内#
注重整体研究#
援物比类#
"有诸内,必形于外"
心法与顿悟#管腔梗阻合并管壁坏死#
细菌入侵
血运障碍
淋
中医学"治未病"是指( )女性,67岁,发热、咳嗽伴咳砖红色胶冻样痰2周。体检:T37.8℃,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最可能的疾病是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是未病先防#
治标治本
正治反治
扶正祛邪
既病防变#肺结
中医学辨证中,最基本的辨证方法是( )不适合肛裂的检查方法是有关胃癌扩散转移途径,哪项是不正确的气血津液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八纲辨证#
脏腑辨证
六经辨证肛门视诊
直肠指诊检查#
直肠镜检查#
轻轻牵开肛门观察
大隐静脉内多无瓣膜
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会引起患肢股青肿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伴有糖尿病的无症状的胆囊结石
有临床症状的慢性胆囊炎
高度怀疑的胆囊癌#
胆囊息肉搏动性包块
远端肢体缺血
瘤体破裂
压迫症状
以上都是#3
25岁,40天前因锐器刺伤左肘前方,不能握笔写字。病人可能发生下列哪项损伤( )患者男,因“高空坠落(2层楼)后左腰部疼痛30 min,血尿1次”来诊。查体:BP 80/50 mmHg。疑有“左肾损伤”。对患者危害最大的肾损伤类型是
世界卫生组织按BMI指数将肥胖分为3级,其中2级肥胖是指截瘫的并发症是( )影响肌酸激酶的因素有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临床上常用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有( )腹部闭合性损伤时,考虑有内脏受损的主要依据是BMI
女性,3岁,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长期使用或戒断、中毒后可引起焦虑症状#
女性和男性患焦虑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
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不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心跳加快
对于初诊、无心理应激因素、病前个性良好的焦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