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男,25岁。反复发作上腹部疼痛6个月。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该患者生理变化中不包括
A.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B. 胃酸分泌增加
C. 促胃液素水平升高
D. 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E. 内因子分泌减少
2. [单选题]患急性乳房炎时,终止哺乳的指征是
A. 乳房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
B. 乳房轻度感染
C. 非手术治疗无效
D.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后
E. 大量乳汁分泌
3. [单选题]对于3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正确的叙述是
A. 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B. 常采用骨牵引治疗
C. 可以接受轻度的旋转移位
D. 应与成人骨折的治疗原则一致
E. 可以接受骨折断端有2cm以内的缩短
4. [单选题]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鉴别诊断要点为
A.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是基本窦性间期的整数倍;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
B.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不是基本窦性间期的整数倍;二度Ⅱ型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是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
C.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是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的整数倍
D. 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是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的整数倍
E. 窦性停搏时的长PP间期与窦房阻滞时的长PP间期均为基本窦性PP间期的整数倍
5. [单选题]女,48岁。2天前餐后突然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尿色呈浓茶样。以往有类似发作查体:急性病容,巩膜黄染。腹部无肌紧张,右上腹深压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胆道蛔虫病
B. 胆总管结石
C. 胆总管囊肿
D. 急性胰腺炎
E. 急性胆囊炎
6. [单选题]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安静时正常值为0.84
B. 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增大
C. 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
D. 肺尖部比值增大,可达3
E. 肺下部部分血流得不到充分气体交换,比值减少
7. [单选题]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又能提高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的药物是
A. 氢氧化铝凝胶
B. 硫酸镁
C. 雷尼替丁
D. 奥美拉唑
E. 枸橼酸铋钾
8. [单选题]麻疹合并肺炎时应隔离至出疹后的时间为
A. 5天
B. 21天
C. 7天
D. 10天
E. 14天
9. [单选题]风湿性疾病是指
A. 风湿性关节炎
B. 累及骨骼、肌肉组织的疾病
C.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D. 影响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骼等的一组疾病
E. 胶原病
10. [单选题]小脑幕切迹疝时,疝入小脑幕裂孔的组织是
A. 额叶内侧
B. 颞叶沟回
C. 顶叶下叶
D. 枕叶
E. 小脑扁桃体
1.正确答案 :E
解析: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这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有关,A项对;溃疡病的发病是胃和十二指肠局部黏膜组织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的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时可见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总数明显增多,造成胃酸分泌增加,B、D项对;胃排空延迟及食糜停留过久可持续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促胃液素,促进胃酸水平升高,C项对。内因子分泌减少是慢性胃体炎的变化。故选E。
2.正确答案 :A
解析:急性乳腺炎一般不停止哺乳,因停止哺乳不仅影响婴儿的喂养,且提供的乳汁淤积的机会。如感染严重或脓肿引流后并发乳瘘,应停止哺乳。
3.正确答案 :E
解析: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小夹板固定方法:对无移位或移位较少的新生儿产伤骨折,将患肢用小夹板或圆形纸板固定2~3周。对移位较多或成角较大的骨折,可稍行牵引,再行固定。新生儿骨折愈合快,自行矫正能力强,有些移位、成角可自行矫正。悬吊皮牵引法适用于3~4岁以下患儿。
4.正确答案 :B
解析:窦性停搏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窦房传导阻滞分为两型,莫氏Ⅰ型表现为PP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出现一次长PP间期,该长PP间期短于基本PP间期的两倍,莫氏Ⅱ型表现为长PP间期为基本PP间期的整倍数,故选B。
5.正确答案 :B
解析:患者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有反复发作病史,巩膜黄染,无肌紧张,首先考虑为胆道结石,故本题选B。
6.正确答案 :B
解析: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4。如果通气/血流比值增大,就意味着通气过剩,血流相对不足,部分肺泡气体未能与血液气体充分交换,致使肺泡无效腔增大。肺动脉栓塞时,肺血流量减少,比值增大。反之,通气/血流比值下降,则意味着通气不足,血流相对过多,部分血液流经通气不良的肺泡,混合静脉血中的气体不能得到充分更新,犹如发生了功能性动-静脉短路。人在直立位时,由于重力等因素的作用,从肺底部到肺尖部,肺泡通气量和肺毛细血管血流量都逐渐减少,而以血流量的减少更为显著,所以肺尖部的比值较大,可高达3.3,而肺底部的比值较小,可低至0.63,故本题答案为B。
7.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掌握情况的题目。氢氧化铝(A)为中和胃酸的药物,不具备抑制胃酸的作用,硫酸镁(B)亦无抑酸作用,雷尼替丁(C)具有抑酸作用但不如质子泵抑制剂强,且不能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枸橼酸铋钾(E)主要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也可提高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疗效,但不具备强烈抑酸作用。奥美拉唑(D)为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烈的抑制胃酸作用并具有提高抗生素对Hp的疗效,因此应选择D。本题难度居中,答错的原因为对不同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特点理解和记忆有误。
8.正确答案 :D
解析:1.麻疹患者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合并肺炎者需隔离至出疹后10天。
9.正确答案 :D
解析: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包括各种关节炎在内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病不只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故选D。
10.正确答案 :B
解析:颅腔被小脑幕分成幕上腔及幕下腔,幕下腔容纳脑桥、延髓及小脑。幕上腔又被大脑镰分隔成左右两分腔,容纳左右大脑半球。当小脑幕上一侧占位性病变不断增长引起颅内压增高时,脑干和患侧大脑半球底部的中线结构以及颞叶的沟回等移位明显,当疝入脚间池,则形成小脑幕切迹疝。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