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肾囊性疾病的诊断性检查首选"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泌尿外科(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肾囊性疾病的诊断性检查首选
A. B超检查
B. 静脉尿路造影(IVU)
C. CT检查
D. MRI检查
E. ECT检查
[多选题]鉴别醛固酮腺瘤及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较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有
A. 皮质酮测定
B. 18-羟皮质酮测定
C. 去氧氢化可的松测定
D. 立卧位试验
E. 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测定
正确答案 :BD
[单选题]精索静脉在何处汇合成精索内静脉
A. 腹膜后
B. 盆腔
C. 腹股沟管内环
D. 腹股沟管外环
E. 阴囊部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 )
A. 气消
B. 气结
C. 气上
D. 气下
E. 气乱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男,28岁,骑跨伤后4天,排尿困难、尿道口流血。体查:发热,阴囊明显肿大,发绀。其处理方法应是 ( )
A. 立即导尿并留置橡胶导尿管
B. 立即以金属性尿管导尿
C. 立即施行尿道修补
D. 立即行尿道会师
E. 耻骨上膀胱造瘘及引流外渗尿液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不符合本周蛋白理化特点的是
A. 在偏酸环境下加热40℃~80℃出现凝固
B. BJP可与抗重链或抗Ig的抗血清起反应
C. 口热90℃~100℃凝块又溶解
D. 温度降至56℃左右出现凝块
E. BJP可在α2至γ之间出现"M"区带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下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因治疗,正确的是
A. 选择适当抗感染药物
B. 根据感染部位、感染途径决定用药方案
C. 去除诱发因素
D. 病灶治疗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正常成人心电图,错误的是
A. P波时限<0.12s
B. ST段任何导联上抬均<0.1mV
C. 0RS波群0.06~0.10s
D. Q-T间期0.60s
E. P-R间期0.12~0.20s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下列哪项检查对肾前性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诊断最有意义?
A. 尿钠含量
B. 尿量
C. 血尿素氮
D. 血肌酐
E. 尿pH值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胁痛的主要病变部位在( )
A. 肝
B. 脾
C. 胃
D. 肾
E. 胆
正确答案 :AE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不能引起FT4升高的疾病是下列哪项不是排尿困难的症状 (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目的在于恢复足够的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就其外科治疗而言,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术式。下列术式可供
推拿手法中的补法应是( )诊断肾肿块最好的检查方法是门静脉高压症是指门静脉压力至少应大于刺激较强
作用时间较长#
刺激较弱#
作用时间较短
具有兴奋作用#B超
CT#
IVU
腹平片
肾图1.27kPa
2.35kPa#
2.45kPa
2.94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童年时期尿路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 )在推拿手法中,组成治疗中的结束手法的是( )下列奇穴中善治目疾的有( )肾结石合并真菌感染可以发生于面青一般不见于的病证是(
患儿常用手搓拉阴茎,患儿可能是多发的T1期膀胱癌,应选择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膀胱肿瘤的T1期是指男,诊断为女性患者,尿常规检查显示,腹壁伤口排出蓝色液体#
下腹压痛
低热
发生在盆腔手术后
下腹壁
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月以上,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主要依据是关于输尿管损伤的处理,促使脓性分泌物排出#
并发前列腺脓肿,尔后处理输尿管损伤
及时诊断、及时处理尤其重要
手术中
神门穴与内关穴均可主治的是( )女,以下哪项不是ESWL治疗的禁忌证患者男性,33岁。发现左睾丸无痛性肿大2周。查体见左睾丸均匀肿大,质硬而沉重。B超、CT及胸部X线片未发现有转移征象,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
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隐睾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选择腹腔镜手术(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器官外伤委员会制订的肾损伤分级中,45岁。右侧阴囊可触及蚯蚓状肿块,平卧后不消失。阴囊B超检查:右侧精索静脉曲张。
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直肠指诊时发现前列腺腺体内有坚硬如石的不光整结节,最可能的是有约束骨骼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肾脏损伤最严重的病理类型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 )腰痛的致病之本是( )包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多发的T1期膀胱癌,治疗后多次复发并且恶性程度增高,应选择下列哪些是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可引起血清铁降低的情况有目1#
眼#
肝#
耳尖#
目2#经膀胱肿瘤切除
经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行针手法有( )前列腺疾病明显升高的血清酶关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叙述错误的是肾结核病人血尿的特点排尿中断的症状常见那种疾病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Ⅱ度,则其上皮细胞应为催针法
提插法#
捻转法#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