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肾脏损害,不正确的是"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风湿病(副高)副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肾脏损害,不正确的是
A. 常见明显的低钙血症
B. 轻链蛋白尿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的最初表现
C. 非轻链蛋白尿提示淀粉样物质在肾小球内沉积
D. 本周蛋白可引起进行性肾衰
E.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与高黏滞综合征及高、尿酸血症有关
[单选题]将下述分子按信号传递通路中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居第四位的是( )
A. 磷脂酶C
B. 蛋白激酶
C. 受体
D. G蛋白
E. IP3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
A. 溶菌酶
B. 弹力蛋白酶
C. 胰蛋白酶
D. 磷脂酶A
E. 激肽酶
正确答案 :C
解析: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的自身消化引起胰腺组织的化学性炎症。正常情况下胰腺内除淀粉酶、脂肪酶以及核糖核酸酶为活性酶外,其余酶均以酶原形式存在,一旦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即对胰腺本身起消化作用。其中以胰蛋白酶作用最强,因为少量胰蛋白酶被激活后,它可以激活大量其他胰酶包括它本身,从而引起胰腺组织的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充血、出血及坏死。
[单选题]患者,女,52岁,腰骶部疼痛6个月,加剧1周就诊。查血沉120mm/h,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血小板数正常。X线检查显示腰椎、盆骨骨质明显疏松,可见“虫蚀样”溶骨性病灶,尿蛋白(+),血清蛋白电泳见一单珠峰蛋白区带。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骨质疏松症
B. 慢性肾病
C. 多发性骨髓瘤
D. 骨髓转移癌
E. 类风湿性关节炎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气阴两伤证的主方是( )
A. 八珍汤
B. 生脉散
C. 六味地黄丸
D. 四物汤
E. 肾气丸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女性,50岁。因摸到腹部包块1周就诊。追问病史诉常有腹痛伴肠鸣活跃,排气后疼痛缓解。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体检:脐周可扪及6cm×10cm包块,表面高低不平,压痛不明显。超声波检查腹部包裹性积液。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 胸部X线摄片
B. 胃肠钡餐检查
C. 胃镜检查
D. 纤维结肠镜检查
E. B型超声定位下抽腹水送常规、细菌培养及找病理细胞
正确答案 :E
解析:腹水检查对鉴别腹水性质有重要价值。
哪项说法不正确女,反复发作腹泻10年,便后缓解,体重无变化,述自服黄连素有效,停药反复。该患者诊断首先考虑男性,桶状胸,右肺呼吸音减低,右肺叩诊鼓音,左肺散在干啰音
65岁,慢性萎缩性胃炎10余年,1个月来纳差,消瘦,首先应除外具有其性干涩,易伤津液性质和特点的邪气是( )SLE临床表现有关于强直性脊柱炎(AS)的病理表现错误的是尿路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有阳虚#
气虚#
痹病#
痰饮#
久
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这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符合缺铁性贫血潜伏期的是检查细胞质内是否有中性脂肪,可用下列哪些染色?( )治疗痰饮的主方是( )细胞发生遗传变异的结果有( )。吸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最易通过完全性再生达到修复的组织是发达国家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为女性,大量腹水,给予利尿剂后腹水仍不见减少,除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英文缩写是下列哪些属癌前病变或疾病?(
26岁。原有“A”型预激综合征,心室率170次/min。在治疗上给哪种药物是错误的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骨髓和外周血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在下列哪种疾病中常见降低或为零慢性肾衰发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哪一条不准确渗出性炎包括( )。患者男,BUN9.7mmol/L,肾动脉造影示双肾动脉局限性狭窄,发现高血压病3年,近日血压24.0/14.6kPa(180/110mmHg),大多数患者极有可能在1~2年内死亡
肠
活动后减轻,1个月来出现左膝关节肿痛,最可能的诊断是男性,62岁。慢性咳嗽、咳痰近20年,伴气急渐进性加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刺激较强
作用时间较长#
刺激较弱#
作用时间较短
具有兴奋作用#急性细菌性痢疾
乙型
当地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可引起心肌( )。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克雷白杆菌肺炎的X线表现出现叶间隙下坠,其原因是下列选项中,属于寒凝血瘀型痛经之证候的是( )胸胁痛#
胃痛
失眠健忘#
舌强
拔罐疗法的禁忌证有( )脾虚便溏不宜使用( )下述药物不属于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的是X线胸片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依据,下列哪项不正确男性,68岁。刺激性咳嗽伴痰血3个月,近1月来出现声嘶就诊。痰涂片找见
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下列耳穴中,位于三角窝的是( )能经预防阻断宫内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对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调理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
舒筋滑利关节#
增强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