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载脂蛋白CⅡ能激活"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高)副主任技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频道。[单选题]载脂蛋白CⅡ能激活
A. 脂蛋白脂肪酶
B.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C. 肝脂肪酶
D. 胰脂酶
E. 所有酯酶
[多选题]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能确诊的疾病是:
A. 各类型白血病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多发性骨髓瘤
D. 类白血病反应
E. 慢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 :ACE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
A. CT
B. SCT
C. RT
D. APTT
E. PT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酶免疫分析中,过碘酸盐氧化法用于标记
A. HRP
B. AP
C. AST
D. β-Gal
E. LDH
正确答案 :A
解析:改良过碘酸钠法是目前用于HRP标记抗体或抗原的最常用方法。
[单选题]哪项因素与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无关
A. 标本采集
B. 检测试剂
C. 实验方法
D. 检验人员
E. 待检菌种
正确答案 :E
解析:标本中存在何种细菌与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保证无关。
[单选题]下列不是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的为
A. 脂蛋白残粒
B. 小而密的LDL
C. ox-LDL
D. Lp(a)
E. HDL
正确答案 :E
[多选题]关于CFT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是 ( )
A. 敏感度高
B. 特异性强
C. 反应结果明显
D. 适用于不同物理状态的抗原
E. 参与反应的五种成分须逐个滴定,操作麻烦
正确答案 :ABCDE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A. 2010年1月7日
B. 2012年1月7日
C. 2012年6月26日
D. 2012年8月27日
E. 2012年10月20日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单向扩散试验平板法,Fahey曲线适用于
A. 小分子抗原,短时间扩散(24小时内)
B. 中等分子抗原,长时间扩散(48小时内)
C. 大分子抗原,长时间扩散(48小时内)
D. 大分子抗原,短时间扩散(24小时内)
E. 小分子抗原,长时间扩散(.48小时内)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疟疾发作的典型表现为 ( )
A. 周期性寒战
B. 发热
C. 出汗
D. 贫血
E. 腹泻
正确答案 :ABC
下列因素中能引起生理性贫血的是血源性肺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尿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白细胞是检测以下哪一项不属于MHCⅢ类分子关于免疫球蛋白IgE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造成计数室内血细胞分布不均的原因包括钩端螺旋体感染
SS培养基能抑制变形杆菌的迁徙生长,其原因是用琼脂双扩散法对荧光抗体效价进行滴定,过碘酸盐氧化法用于标记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细胞贫血,除了必要的成分外还加了抑制剂,常用的抑制剂有胆盐,煌绿,抗生素等,微生物
下列能引起人体幼虫移行症的寄生虫有( )即时检测(POCT,pointofcaretest)与常规实验室检测的主要区别是免疫缺陷的可能原因是 ( )会导致病理性高血糖的情况是免疫浊度测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 ( )大量出汗后血
能通过胎盘屏障传递的抗体类型包括下列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的是免疫应答的主要特性是 ( )根据Westgard规则,室内质控出现以下情况时,不属于失控的是与肿瘤病人进行性消瘦有关的细胞因子是有关结核性脑膜炎
能产生自溶酶的细菌是下列不属于血小板的细胞器是乙醇性肝炎在病理组织学上以肝细胞坏死为主要变化,以下机制不正确的是( )不去蛋白的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肌酐下列关于关节腔穿刺叙述错误的是肺炎链球菌#
金黄
下述哪种血浆酶活性测定最可能异常影响血液黏度的内在因素中不包括调节体内钙代谢的激素是有助于早期诊断MDS的巨核细胞类型是属于机械性损伤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有:多发性骨髓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分析抗原性质常用的方
关于试带法测定维生素C的叙述,脲酶试验24h阳性
革兰阳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空气中培养生长
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阴性,脲酶试验48h阳性
革兰阴性杆菌,氧化酶试验阳性,即还原型抗坏血酸。ASO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是
CK测定中,推荐使用的激活剂是瑞氏染色适合检测下列哪一种真菌病理情况下生成的内源性的干扰物有O型血血清中的抗体以外周血液涂片检查可能查到的寄生虫有下述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哪些描述符合NAS-DCE染色?二巯基乙醇
谷
细菌感染能产生Koch现象的是父为AB型,母为AB型,孩子可能有的血型关于细胞外铁的叙述,错误的是各类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是肠道病毒主要包括放射免疫分析的测量仪包括Wright染色时染色环境偏碱,可导致检测抗核
可能出现胆红素分子量为584,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除去杂抗体白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
白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
红细胞:分析仪法(+),镜检法(-):这种情形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常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