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依据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排序主要包括(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卫生管理(正高)主任医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多选题]依据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排序主要包括( )
A. 某疾病致死致残率高
B. 该行为与疾病结局比较密切
C. 该因素是可以测量的,可以定量评价其消长的
D. 某疾病受累人群比较大
E. 与该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广
[单选题]应与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相鉴别的是
A. 粟粒性肺结核
B. 支气管肺炎
C. 结核球
D. 肺良性肿瘤
E. 肺脓肿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府"的是
A. 脑
B. 女子胞
C. 脉
D. 胆
E. 髓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可以用来辅助诊断溶血性贫血的最好指标是
A. 血小板
B. 血红蛋白
C. 网织红细胞
D. 红细胞
E. 白细胞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
A. 1968年世界医学会《悉尼宣言》
B. 1964年世界医学会《尔辛基宣言》
C. 1975年世界医学会《东京宣言》
D. 1946年《纽伦堡法典》
E. 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头部外伤后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再入睡。患者意识障碍程度为
A. 意识模糊
B. 嗜睡
C. 中度昏迷
D. 昏睡
E. 轻度昏迷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是( )
A. 近代
B. 宋、金、元
C. 明清
D. 春秋战国至两汉
E. 两晋隋唐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A. 二陈汤
B. 定喘汤
C. 苏子降气汤
D. 麻黄汤
E. 贝母瓜萎散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自愿的状态下进行这一原则最早出自
A. 1946年《纽伦堡法典》
B. 1975年世界医学会《东京宣言》
C. 1968年世界医学会《悉尼宣言》
D. 1964年世界医学会《尔辛基宣言》
E. 1949年《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瓜藤缠外用治疗原则是
A. 消炎、止痒
B. 消炎、散结、止痛
C. 保护、避光、润肤
D. 安抚、润肤、止痛
E. 剥脱、消炎、止痒
正确答案 :B
艾灸的适应证包括( )关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一般不重视人们行为的改变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方式朝着有益于健康方向改变的教育与支持环境的综合体#
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否则就缺乏基础,而
运用耳针疗法治疗各种眼病时,可选用的耳穴有( )恒动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转院时,医护人员要充分
关于涌泉穴的说法,正确的有( )后勤管理的服务性主要表现在( )属于心阴虚和肝阴虚共证的有( )下列哪些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某病人出现神志昏迷、面色晦黯、循农摸床、撮空理线,属于(
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 )行为干预的手段包括( )属于病理性汗出的是( )"火"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喘证的治疗原则包括( )黄疸病证治疗中,热重于湿应注意(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医
拔罐疗法的禁忌证有( )哪些是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 )热入营血或阴虚火旺可见的舌象是( )在血证的治疗上,应注意( )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最多见于( )下列选项中,不属肝生理功能的是(
十宣穴点刺出血所治的病证是( )属于梅核气的治法是( )医院发现以下哪些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院人力资源培训评估的目的( )推拿作用的原理有( )治疗"心动悸
拔火罐时是用火力将罐内的气体排出,从而产生负压吸附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医院经营的目标可分为( )带下过多的辨证在于辨别( )下列哪几项是构成护理质量基础的基本要素( )肺主治节的作用体现在(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行针手法有( )属于但热不寒的有(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的活动大体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目前,我国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重点内容包括( )催针法
提插法#
捻转法#
震颤法#
刮
妊娠3月以内,下腹部和腰骶部的穴位禁针;妊娠3月以上,不宜针刺上腹部穴位以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腧穴,这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政府卫生筹资包括:( )下面对臌胀基本病
毫针刺法中常用的进针方法有( )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心悸病证中常见脉象有( )夹持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自然仰卧法
舒张进针法#火邪
水湿
痰饮#
瘀血#
湿热细数脉#
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