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某医师为评价某新药对流感的治疗效果,共收治100例流感患者,一周后治愈的有90例,由此认为该新药对流感疗效显著。针对此试验,正确的观点是
A. 结论不能肯定,因为未设对照组
B. 结论不能肯定,因为未作重复试验
C. 结论不能肯定,因为未作统计学处理
D. 结论正确,因为治愈率达90%
E. 结论不能肯定,因为试验样本含量较少
2. [单选题](2002)对鉴别上下消化道出血可能有帮助的是
A. 血氨升高
B. 血尿素氮升高
C. 血肌酐升高
D. 血红蛋白下降
E. 粪便潜血阳性
3. [单选题]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条件是
A. 消费者的便利程度和购买愿望
B. 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
C.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服务提供者的水平
D. 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便利程度
E. 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服务提供者的水平
4.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是
A. Reiter综合征
B. 干燥综合征
C. 类风湿关节炎
D. 皮肌炎
E. 系统性硬化病
5. [单选题]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A. 甲巯咪唑
B. 氯霉素
C. 环磷酰胺
D. 磺胺嘧啶
E. 保泰松
1.正确答案 :A
解析:欲评价某新药对流感的治疗效果,应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该新药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通过比较两组用药后的疗效来判断新药的作用。根据题干信息,该研究未设对照组,且流感为自限性疾病,有可能未服药的患者一周后自愈率也很高,故该试验结论不能确定。故选E。
2.正确答案 :B
解析:大便潜血阳性只能证明消化道存在出血.在上消化道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被吸收,血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升高,.称之为肠源性氮质血症.一般地说在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水平开始升高,约24---48小时达到高峰,大多不超过14.3mmol/L,3---4日后降至正常。
3.正确答案 :B
解析: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差距而提出的对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服务的客观要求。卫生服务需求:是从经济和价值观念出发,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卫生服务利用:是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即有效需求量)。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必备两个条件:①消费者购买愿望;②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4.正确答案 :A
解析: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以多系统受累为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另一大类称为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脊柱关节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包括Reiter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
5.正确答案 :B
解析:氯霉素与再障关系密切,可产生两种毒性作用,一是剂量相关,由于线粒体抑制,使骨髓发生可逆性损害,二是使粒系及红系祖细胞形成受到抑制。故本题选A。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