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下列以行气止痛见长的方剂是( )
A. 苏合香丸
B. 吴茱萸汤
C. 小柴胡汤
D. 四逆散
E. 安宫牛黄丸
2. [单选题]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腑是( )
A. 心
B. 肝
C. 肾
D. 脾
E. 肺
3. [单选题]不寐心肾不交证的证候特点是
A. 虚烦不寐,胆怯心悸,气短自汗,终日惕惕
B. 彻夜不寐,急躁易怒,头晕头胀,便秘溲赤
C. 心悸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咽干少津
D. 多梦易醒,四肢倦怠,神疲食少,腹胀便溏
E. 心烦不寐,胸脘痞闷,口苦泛饿,头重目眩
4. [单选题]咳嗽伴杵状指的疾病是( )
A. 支气管炎
B. 支气管扩张症
C. 肺结核
D. 肺炎球菌性肺炎
E. 胸膜炎
5. [单选题]术后减张缝线的拆除时间是( )
A. 4~5日
B. 6~7日
C. 7~9日
D. 10~12日
E. 14日
6. [单选题]疼痛但能忍受,能正常生活及睡眠,其程度属( )
A. 0级
B. 1级
C. 2级
D. 3级
E. 4级
7. [单选题]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为( )
A. 偏枯
B. 痫证
C. 痿证
D. 痹证
E. 偏瘫
8. [单选题]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出现“三痛”症状的时期是
A. 发热期
B. 低血压期
C. 少尿期
D. 多尿期
E. 恢复期
9. [单选题]气味芳香、成分易挥发的药物其用法是( )
A. 先煎
B. 后下
C. 布包煎
D. 另煎
E. 烊化兑服
10. [单选题]五味中属“水”的是
A. 酸
B. 苦
C. 甘
D. 辛
E. 咸
1.正确答案 :A
解析:苏合香丸主治寒闭证。忽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亦治心腹卒痛,甚至昏厥。中风、中气感受时行瘴疠之气等属寒凝气滞之闭证。功用:温通开窍,行气止痛。
2.正确答案 :C
解析: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腑是肾,由于肾为五脏阴阳之本。
3.正确答案 :C
解析: 不寐心胆气虚证:A.虚烦不寐,胆怯心悸,气短自汗,终日惕惕。肝火扰心证:B.彻夜不寐,急躁易怒,头晕头胀,便秘溲赤。心肾不交证的证候:C心悸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咽干少津。心脾两虚证证候:D.多梦易醒,四肢倦怠,神疲食少,腹胀便溏。痰热扰心证证候:E.心烦不寐,胸脘痞闷,口苦泛饿,头重目眩。故答案选C。
4.正确答案 :B
解析: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咳嗽伴杵状指。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患者多有麻疹、百日咳或支气管肺炎等病史。
5.正确答案 :E
解析:依据切口的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人的年龄决定:一般头、面、颈部在术后4~5天拆线;下腹及会阴部6~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和臀部7~9天;四肢部10~12天(近关节部位可延长一些时间);减张缝线14天拆除。
6.正确答案 :B
7.正确答案 :C
解析:痿证: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者。
8.正确答案 :A
解析: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患者可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少数患者出现眼眶痛。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B可出现低血压或休克。C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D可出现多尿、继发性休克、低钾、低钠症状。E尿量逐渐恢复,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9.正确答案 :B
解析: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如钩藤所含的藤碱,煎煮时间超过20分钟其降压成分易被破坏。大黄,具有泻下清热作用的成分,是大黄甙,但其对热不稳定,长时间加热会分解。而大黄甙泻下作用又比甙元强,故不易久煎,多采用后下方法。
10.正确答案 :E
解析: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所对应的方位:东为木、南为火、中为土、西为金、北为水;所对应的五色:青为木、赤为火、黄为土、白为金、黑为水;所对应的五味:酸为木、苦为火、甘为土、辛为金、咸为水。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