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人参具有的功效是( )"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药学(正高)主任药师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正高)频道。[多选题]人参具有的功效是( )
A. 补气
B. 补血
C. 补阴
D. 生津
E. 安神
[多选题]苦杏仁的性状特征
A. 气微,味苦
B. 子叶2枚,乳白色,富油性
C. 表面黄棕色
D. 顶尖底圆,肥厚,左右不对称
E. 呈偏心形
正确答案 :ABCDE
[多选题]若某药品的生产日期是2008年5月1日,保质期为3年。其有效期的正确表述可以是
A. 有效期至2011.05.01
B. 有效期至2011年04月30日
C. 有效期至2011/04/30
D. 有效期至2011年05月01日
E. 有效期至2011/05/01、
正确答案 :BC
[单选题]患者有支气管炎病史十余年,近来时见头晕目眩,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口不渴,时遗尿,小便频数,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治疗应选用
A. 甘草干姜汤
B. 甘姜苓术汤
C. 桂苓五味甘草汤
D. 茯苓杏仁甘草汤
E. 苓桂枣甘汤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薄荷和蔓荆子共有的功效是( )
A. 清利头目
B. 止痉
C. 疏散风热
D. 透疹
E. 利咽
正确答案 :AC
[多选题]白术的适应证是( )
A. 脾虚气弱,胎动不安
B. 脾虚气弱,肌表不同之多汗
C. 脾虚水停之痰饮、水肿、小便不利
D. 气虚喘促
E. 脾胃气虚证
正确答案 :ABCE
[多选题]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有
A. 桨法
B. 小杯法
C. 转篮法
D. 循环仪法
E. 崩解仪法
正确答案 :ABC
解析: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有转篮法、桨法、小杯法。
[多选题]下列关于汤剂制备中药材粒径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药材粒径愈小,成分浸出率愈高
B. 淀粉多的药材,宜切厚片入煎
C. 黏性强的药材,宜切厚片入煎
D. 全草、花、叶类宜粉碎成粗颗粒入煎
E. 坚硬致密的药材,宜切薄片入煎
正确答案 :BCE
[多选题]人参具有的功效是
A. 补气升阳
B. 大补元气
C. 生津
D. 补脾益肺
E. 安神益智
正确答案 :BCDE
[单选题]与泄泻发病密切相关的内因为( )
A. 脾肾阳虚
B. 心肾不交
C. 脾胃虚弱
D. 肾阳虚衰
E. 肝脾不和
正确答案 :C
首选方是( )下列关于《证类本草》描述正确的是根据五行相生关系确立的治法为( )咸味药的作用有显微下具草酸钙方晶的药材有:太阴病本证的治疗大法是下列关于番泻叶性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乌头汤的主治病证是春
可采用烂喉痧与大头瘟初起均可见( )历节病形成的内因为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与牛黄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是( )仰卧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靠坐位
俯伏坐位风邪
寒邪
暑邪
湿邪#
燥邪
下列晕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青黛的主治病证是( )属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的是既补脾又益肾的药有( )药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有下列方中未用芍药的方剂是西瓜霜的成品性状包括:牡丹皮的显微特征是:
以下各组中医病名中不属于恶性肿瘤的是( )《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药食气味中气厚的作用是组成挥发油的成分有壮热烦躁,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可用何方吹喉用于产后乳汁不通的药是( )下列有关栓剂的叙述中,
位于三角窝的是( )依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许可事项变更包括治营卫不和,下列哪二药常配伍使用既能镇惊定神,其病机是眼
神门#
耳尖
胃
降压沟制剂室负责人的变
不属于脾阳虚弱带下过多的主症的是( )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路径的是( )毛状根培养物在合成次生代谢物方面具有的优点为: ( )痿软舌的主病是( )下列选项中,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
面色萎黄,体
医疗机构制剂室和药检室负责人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得热痛减
经期延后,无血块,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或有血块,阴液下竭
病转阳明
脾阳来复#
腐秽自行排出#
脾肾阳衰
下列选项中,不为郁证特征的是( )痿病的主要病理是( )下列关于气雾剂的吸收,湿困中焦
邪阻经络,吸收速度也快#
气雾剂主要通过肺部吸收,吸收的速度很快,因而吸收快由操作人、复核人及清场人签字#
需要更改时,
治疗瘀血停胃型胃痛的主方是(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以下哪些条文是描述的相似症状(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收购、经营、加工、使用毒性药品的单位,须建立健全的制度有依据《中华人民共
"肠风"、"脏毒"是指( )下列药物中经酒炙后可增强活血化瘀作用的有:足厥阴肝经能主治的病证有( )尿血
咯血
吐血
便血#
衄血大黄#
丹参#
益母草#
桑枝
乌梢蛇腰痛
妇科病#
小便不利#
疝气#
呃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