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直肠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时引起穿孔,因为
A. 未在直视下推进
B. 术前未作清洁灌肠
C. 肠道畸形
D. 肠腔有肿块
E. 肠壁炎症
2. [单选题]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最要注意区别的是( )。
A. 有否阵发性右下腹痛加剧
B. 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C. 是否有右下腹肌紧张
D. 比较白细胞是否增高
E. 起病的快慢与体温情况
3. [单选题]内踝上八寸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部的经脉是( )
A. 足太阴脾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
E. 足少阴肾经
4. [单选题]休克患者的理想体位为
A. 平卧位
B. 头低足高位
C. 头部水平位,下肢抬高10°
D. 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体位
E. 侧卧位
5. [多选题]某病人眼眶周围色黑可能是( )
A. 脾阳虚证
B. 肝血虚证
C. 肾阴虚证
D. 寒湿带下
E. 肾虚水饮
6. [单选题]特发性肾积水患者中双侧同时积水的情况占总数的
A. 60%~70%
B. 50%
C. 10%
D. 20%
E. 80%
7. [单选题]在没有心力衰竭的条件下,对手术耐受力最差的是
A. 风湿性心脏病
B. 急性心肌病
C.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D. 高血压性心脏病
E.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8. [单选题]感冒病情较轻时称为( )
A. 风热
B. 风寒
C. 时行感冒
D. 伤寒
E. 伤风
9. [单选题]诊断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最可靠的方法是
A. B超
B. 腹部立位平片
C. 钡剂灌肠
D. CT
E. 钡餐造影
10. [单选题]患先天性肌性斜颈时,胸锁乳突肌肿块出现的时间是
A. 生后6个月
B. 生后3天
C. 生后7~10天
D. 1岁以后
E. 分娩时
1.正确答案 :A
解析:乙状结肠镜检查术,用于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寄生虫所致的病变以及不明原因的腹泻。可用于检查时取活组织标本。患者便后不适提示病变在直肠,而对于直肠病变,指诊是最基础,也是不可省略的。借助乙状结肠镜是诊断乙状结肠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及乙状结肠的肠壁黏膜等的形态,并可实施活体组织采取术。对诊断慢性痢疾、结肠炎、血吸虫病、息肉、肿瘤、肉芽肿、憩室或憩室炎、巨结肠、肠套叠或扭转等有一定价值。又可作为治疗仪器,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乙状结肠镜的禁忌证包括:先天性或后天性直肠或乙状结肠狭窄,肠道严重炎症,门静脉高压并发痔静脉曲张,大量腹水及腹内肿瘤的患者,孕妇、有心、肺功能衰竭及年老体弱者。有出血倾向者。肠道的清洁是肠镜检查的关键,清洁的肠道对发现早期病变及微小病变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不清洁检查时视野不清,容易漏诊,同时检查时间延长,患者加重痛苦。在进行直肠镜及乙状结肠镜检时,进镜手法是在直视肠腔下进镜,适当交替给气与吸引,调节角度钮与旋转镜身,保持循腔进镜,操作要领是少注气、细找腔,去弯取直、变换角度,运用进进退退,钩拉旋转腹部辅助手法,使镜身顺利循腔推进,尽快到达回盲部,切忌盲目硬插造成穿孔。故答案应选D。
2.正确答案 :C
3.正确答案 :A
4.正确答案 :D
解析:这样的体位能够增加周围循环的回心血量。故答案应选D。
5.正确答案 :DE
6.正确答案 :D
解析:特发性肾积水多见于儿童、男性,双侧约占20%。
7.正确答案 :B
解析:心脏病患者的手术死亡率是一般患者的2.8倍。心脏病的类型不同,其耐受力也各不相同。①耐受力良好的心脏病包括: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和高血压心脏病;②耐受力较差的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房室传导阻滞易发生心脏停搏;③耐受力甚差的心脏病包括: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除急症抢救外,手术应推迟。故无心力衰竭的情况下,急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最低,对手术的耐受力最差。故答案应选E。
8.正确答案 :E
9.正确答案 :C
解析:该考题主要考核对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胚胎学的认识。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由于在胚胎期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附着不全,结果盲肠不在右髂窝,而停留在右上腹、中腹或左腹部。钡剂灌肠可证实盲肠和升结肠位于上腹部或左侧,故对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故正确答案为E。其余选项只能提示肠梗阻,对肠旋转不良不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10.正确答案 :C
解析:在生后7~10天可发现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1/3处有肿块隆起。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