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住院医师规培考试宝典2019临床营养学备考模拟试题(X1),更多广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营养学)考试的考试模拟题请访问考试宝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频道。1. [单选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膳食中应注意补充( )。
A. 铁
B. 钠
C. 钾
D. 镁
E. 钙
2. [单选题]关于隐性感染,下列不正确的是
A. 病原体被完全清除,不会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B. 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
C. 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D. 不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E.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表现
3. [单选题]对于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其监测期为( )
A. 4年
B. 5年
C. 2年
D. 3年
E. 1年
4. [单选题]下列给药途径中,一般来说,吸收适应最快的是( )
A. 皮下注射
B. 皮内注射
C. 肌内注射
D. 吸入
E. 口服
5. [多选题]低温条件下人群营养与膳食需求是
A. 蛋白质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5%
B. 糖类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
C. 脂肪供给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5%~40%
D. 维生素需要量增加30%~50%
E. 蛋白质中动物蛋白占30%~40%
6. [多选题]痛风合并早期肾衰竭的营养治疗措施为
A. 低嘌呤优质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千克每天理想体重1.5g
B. 适当限盐、多饮水
C. 多吃水果、蔬菜,少饮水,限盐
D. 低嘌呤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千克理想体重0.5~0.6g
E. 多吃水果、蔬菜
7. [单选题]脂肪在体内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使其彻底氧化分解,当体内糖类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
A. 酮血症
B. 血浆高密度脂蛋白升高
C. 血糖升高
D. 高脂血症
E.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8. [单选题]早、中、晚三餐合理的能量分配是
A. 30%、40%、30%
B. 25%、40%、35%
C. 35%、40%、25%
D. 35%、35%、30%
E. 40%、35%、25%
9.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由于氯丙嗪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之多巴胺受体而引起的( )
A. 震颤麻痹
B. 迟发性运动障碍
C. 急性肌张力障碍
D. 静坐不能
E. 以上都不符合题意
10. [多选题]以下关于乙脑病人的脑脊液描述正确的是
A. 无色透明
B. 压力增高
C. 氯化物降低
D. 白细胞计数在(50~500)乘以十的六次方/L
E. 糖正常
可不必过分限制,但不能高#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减少,只能少量食用植物油真菌
细菌及其毒素#
重金属
病毒
放射性物质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载脂蛋白合成不足,过多供给脂肪容易在肝内沉积,并阻止肝糖原的合成,
身高1.65m,每日膳食中脂肪含量应占总能量的多少为宜具有疗效确切的非处方药必须是( )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中维护受试者利益指维生素C除其特有的生理功能外,更不必进行特殊监测#
易变质人体实验应该预测到所有的风险
在辅助检查中,不属临床医生应遵循的道德要求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报告时限医学伦理学是由NAT1代谢的药物有( )β-受体阻滞药的β阻断作用个体差异是由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 )新生儿用药中苯巴比妥的负荷量是( )
临床诊治工作的基本道德原则是:下列是猩红热的临床表现的是下列肉类食品中,胆固醇含量最高者是老年人抗菌药物一旦选定,在疗效未确定之前疗程不应少于( )人体实验应该得到受试者完全知情同意、并在没有任何压力和
医生责任强调的是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病人的依从性,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
必须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支援农村、指导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等任务
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特殊患者,可多摄取。瘦肉、肝脏、蛋黄
医疗机构用于临床的血液应当符合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不包括医患关系和谐程度主要取决于:消瘦型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下列药物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是( )关于食品低温保藏叙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钩虫病的贫
以下情形中,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是老年人过量服用甲状腺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执业医师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对医师的一些医疗行为可以予以警告或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执业
钩虫病成虫寄生引起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不可能使基础代谢水平升高的因素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的医疗机构执业规则与《执业医师法》规定的医师执业规则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20岁,体检时发现血清HBsAg阳性,转氨酶
下列是猩红热的临床表现的是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病有行为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于( )年。关于食品低温保藏叙述错误的是60岁以上老年人与成年人相比能量摄入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不包括在寒冷地区生活的人
其他临床类型有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病人,则应首先考虑关于甲硝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放射损伤后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可以减轻损伤,效果最好的是《执业医师法》规定给执业医师予以表彰或奖励的情形,可引起畸胎#
口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