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无尿休克患者绝对禁用的药物有
A. 去甲肾上腺素
B. 阿托品
C. 多巴胺
D. 间羟胺
E. 肾上腺素
2. [多选题]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中包括
A. 吸水层
B. 药物贮库
C. 控释膜
D. 黏附层
E. 保护层
3. [单选题]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机制是
A. 裂解AChE的酯解部位
B. 使AChE的阴离子部位乙酰化
C. 使AChE的阴离子部位磷酰化
D. 使AChE的酯解部位乙酰化
E. 使AChE的酯解部位磷酰化
4. [多选题]地西泮禁用于下列哪些疾病
A. 青光眼
B. 破伤风
C. 重症肌无力
D. 分娩前的孕妇
E. 高血压
5. [多选题]雄激素的临床适应证包括
A. 功能性子宫出血
B. 子宫肌瘤
C. 前列腺瘤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晚期乳腺癌
6. [单选题]以下可作为滴眼剂抑菌剂的是
A. 碘仿
B. 煤酚皂
C. 聚山梨醇80(吐温80)
D. 三氯叔丁醇
E. 环氧乙烷
7. [多选题]下列关于蛇咬伤中毒解救正确的是
A. 用绳索、手帕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cm处捆住,防止毒素继续在体内扩散
B. 紧急时用嘴吮吸出毒汁,并立即吐出,将口漱净。急救者口腔溃疡的除外
C. 到达医院后,需首先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D. 急救中用吗啡、氯丙嗪、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和横纹肌抑制药箭毒
E. 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后,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
8. [单选题]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需清除皮肤上的毒物并用适当的中和液或解毒液冲洗,冲洗时间要求达到
A. 5分钟
B. 5~10分钟
C. 10~15分钟
D. 15~30分钟
E. 30~60分钟
9. [单选题]可增加利福平肝毒性的药物是
A. 对氨基水杨酸钠
B. 酮康唑
C. 苯妥英钠
D. 茶碱
E. 口服避孕药
10. [单选题]雷丸用于驱虫,宜( )
A. 研末吞服
B. 与其他药同煎
C. 另炖
D. 先煎
E. 后下
1.正确答案 :A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是通过缩血管尤其是小血管而升高血压来抗休克。由于缩血管是可以提高外周阻力的,因此对于血压来说是可以达到升高效果的,但其适用就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无尿休克和出血性休克的根本原因在于血液总量的减少,血压这个时候之所以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如果这个时候用去甲肾上腺素,会造成局部血液更加缺少,休克的基本病理变化就是微循环缺血,因此用去甲肾上腺素只会对病人起到相反的作用。对于这类病人,基本思路是以补液为主,在于恢复病人的血容量,同时还得辅以心肺脑的复苏措施,这样可以使抢救病人的成功率大为提高。
2.正确答案 :BCDE
解析:经皮吸收制剂的基本组成可分为5层:背衬层、药物贮库、控释膜、黏附层和保护层,它们的作用分别是:①背衬层。一般是一层柔软的复合铝箔膜,厚度约为9μm,可防止药物流失和潮解。②药物储库。由药物、高分子基质材料、透皮促进剂等,既能提供释放的药物,又能供给释药的能量。③控释膜。一般是由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致孔剂组成的微孔膜。④黏附层。由无刺激性和过敏性的黏合剂组成,如天然树胶、树脂和合成树脂等。⑤保护层。为附加的塑料保护薄膜,临用时撕去。
3.正确答案 :E
解析:有机磷酸酯类的磷原子具有亲电子性,可与AChE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上具有亲核性的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AChE。
4.正确答案 :ACD
解析:地西泮对青光眼、重症肌无力等患者慎用。新生儿、哺乳期妇女、孕妇(尤其妊娠开始3个月及分娩前3个月)忌用,粒细胞减少、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老年人剂量减半。
5.正确答案 :ABDE
解析:天然的雄性激素为睾丸素(睾酮),具有雄激素活性,并有一定的蛋白质同化作用。目前临床应用的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的衍生物,常用品种有甲睾酮、丙酸睾酮等。雄激素具有抗雌激素作用,可使子宫平滑肌及其血管收缩,内膜萎缩而止血。因此可以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及绝经期综合征。较大剂量的雄激素可兴奋骨髓造血功能,特别是红细胞的生成,故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贫血。对晚期乳腺癌或乳腺癌转移者,使用后可使部分病例的病情得到缓解。这可能与其抗雌激素作用有关,也可能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卵巢分泌雌激素。
6.正确答案 :D
7.正确答案 :ADE
8.正确答案 :D
解析: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冲洗时间要求达到15~30分钟,并用适当的中和液或解毒液冲洗。
9.正确答案 :B
解析: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氨硫脲、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有明显量效关系。这些药物的肝细胞毒性主要为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毒性作用的直接损害和间接损伤。利福平属大分子药物,主要经胆汁排泄,其胆汁中浓度可为血浆的2000倍,它主要干扰胆红素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和排泄,而致血非结合型胆红素增高、黄疸和排泄色素功能受损。酮康唑的肝毒性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AST、ALT)升高,属可逆性。偶有发生严重肝毒性者,主要为肝细胞型,其发生率约为0.01%,临床表现为黄疸、尿色深、粪色白、异常乏力等。
10.正确答案 :A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