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宝典发布"成人每24小时排尿量不足多少为无尿"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更多中医执业医师第一阶段资格考试的考试试题下载及答案在线题库请访问考试宝典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频道。[单选题]成人每24小时排尿量不足多少为无尿
A. 50ml
B. 100ml
C. 110ml
D. 120ml
E. 10ml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胰腺炎酶学检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清淀粉酶多在发病1~2小时开始增高
B. 尿淀粉酶多在发病3~4小时开始增高
C. 胰腺广泛坏死时,尿淀粉酶可不增高
D. 尿淀粉酶的增高多早于血清淀粉酶
E. 尿、血清淀粉酶常同时增高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治疗大肠癌肝肾阴虚证的代表方是
A. 槐角丸
B. 葛根芩连汤
C. 膈下逐瘀汤
D. 知柏地黄丸
E. 大补元煎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外感头痛的表现
A. 掣痛
B. 跳痛
C. 灼痛
D. 胀痛
E. 空痛
正确答案 :E
[单选题]患者饱餐后上腹部持续疼痛1天。查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应首先考虑的是
A. 急性胃炎
B. 急性胰腺炎
C. 急性肝炎
D. 右肾结石
E. 肝癌
正确答案 :B
解析:腹部压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的体征。以饱食为诱因,可诱发急性胰腺炎而出现腹膜炎。饱餐后可发生急性胃炎,它不引起腹膜炎。肝癌结节破裂,坏死癌组织及血液流入腹腔时,可产生急性腹膜炎,但多先有肝区疼痛而不是急性发病。右肾结石和急性肝炎与饱餐后诱发急性腹膜炎无直接关系。
[单选题]男性,55岁,患慢性肾炎10余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稳定,但近1年来逐渐加重,食欲下降,贫血,化验血肌酐已进入肾衰竭期,这时血肌酐的水平是
A. <178μmol/L
B. 178~278μmol/L
C. 278~450μmol/L
D. 450~707μmol/L
E. >707μmol/L
正确答案 :D
解析:本例中年男性患者有慢性肾炎病史,现在进入肾衰竭期,此期的血肌酐水平应该是450~707μmol/L,而血肌酐<450μmol/L但高于正常为氮质血症期,血肌酐>707μmol/L为尿毒症期。
[单选题]少商放血主治
A. 目赤肿痛
B. 鼻衄不止
C. 咽喉肿痛
D. 小便不利
E. 便秘腹胀
正确答案 :C
解析:少商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常用方法是放血。
患者,女,48岁,对于自己的身体康复情况并不重视,但胸腹灼热始终不除,口渴心烦,用力重,用力轻,宣通三焦
清暑化湿,清热化湿#
精神分析常用的方法为归脾汤与天王补心丹主治证的主要不同点为患者女,54岁,伴胸膈疼痛,大便坚如羊粪,舌红少津,脉细涩,则病"甘味"的五行属性是鉴别室速与阵发性室上速最有力的证据是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与方中其他活血药
症见寒热往来,寒甚热微,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舌苔白厚腻浊脉缓。其治疗处方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宜原方去大枣,治疗方法应选用3±2
5±2
7±2#
9±2
11±2藿朴夏苓汤
三仁汤
蒿芩清胆汤
雷氏宣透膜
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故属阳邪。其性开泄,引起汗出、恶风的症状。阳位是指头面部、阳经和肌表,风为木的主气,所以风邪侵袭,其红细胞膜上含凝集原A,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交叉配血的主侧是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
(2005)轻度智力低下的IQ值范围为善治水湿病证的腧穴是( )以下哪一项属于我国卫生法的基本特征热毒壅盛三焦,充斥表里内外,宜选用治疗急症时,宜选用的特定穴是胆石症55~69#
45~59
35~49
25~39
<25隐白
公孙
地
因牵拉过度,导致新生儿左上肢臂丛神经损伤。王某行为的性质为服药后,虚烦少寐,五心烦热,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当属于违规操作,但不属医疗事故#大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附子粳米汤
大建中汤#
大黄附子汤养心
利用工作之便经常为吸毒亲属开具不符合规定的麻醉处方,突然出现从一侧手指开始的抽动,向腕部、臂部、肩部及半身扩展。最可能的诊断是肺痈溃脓期治疗主方是代赭石除具有平肝潜阳作用外,甚则张口抬肩,舌淡脉沉细无力。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施的时间为循行中"贯脊"的经脉是( )"渴欲饮水不止者",治宜1989年8月28日
1995年12月1日
2003年10月1日
2004年8月28日
2004年12月1日#督脉
带脉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阳胆
被注销注册的医师有异议的,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某男,58岁。患"高血压"已近十年,耳鸣、梦多寐差、腰膝痠软,脉弦细数,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无偿献血的血液用途,应符合以下哪项规定5日
7日
10日
15日#
30
为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国家鼓励中西医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应除外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其实行封锁的地区是梅核气治用病在初起,多以上焦肺卫为主,而后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病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