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
A. 散发
B. 暴发
C. 流行
D. 大流行
E. 大暴发
2. [单选题]有关继发性结核发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继发性结核可以是内源性复发,也可以是外源性重染
B. 内源性复发是指原发结核感染后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
C. 外源性重染是指由于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
D. 继发性结核病痰涂片均为阳性
E. 继发性结核病有传染性
3. [单选题]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期
C. 快速射血期
D. 减慢射血期
E. 快速充盈期
4.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中可比性较好的对照不包括
A. 安慰剂对照
B. 标准疗法对照
C. 历史对照
D. 自身对照
E. 交叉对照
5. [单选题]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免疫水平的高低
B. 潜伏期的长短
C. 身体素质的强弱
D. 接触传染病的密切程度
E. 自然人群中的年龄构成
6. [单选题]长期食用精白米面又缺少多种副食品易发生
A. 脚气病
B. 佝偻病
C. 坏血病
D. 癞皮病
E. 干眼病
7. [单选题]引起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炎症细胞不包括
A. 肥大细胞
B. Th2细胞
C. 中性粒细胞
D. 肺泡巨噬细胞
E. 嗜酸性粒细胞
8. [单选题]当某病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以按下列哪种方式计算
A. 死亡率÷发病率
B. 死亡率×发病率
C. 死亡率×患病率
D. 死亡率÷患病率
E. 以上都不正确
9. [单选题]大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
A. 赖氨酸
B. 苏氨酸
C. 色氨酸
D. 组氨酸
E. 蛋氨酸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
B. 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脂肪向心性分布
C. 降低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反应
D. 对儿茶酚胺的心血管效应有允许作用
E. 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
1.正确答案 :A
解析:1~4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疾病流行强度几个指标的理解。
散发是指在一定地区内某病的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流行是指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散发的发病率水平。当某病发病迅速,涉及地域广,危及人口多,在短期内可能越过省、国家、洲界,造成世界性流行的这种现象,称为大流行。暴发是指在集体单位或局部地区,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患者出现。
2.正确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继发性结核发生的理解。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可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免疫,使其停止繁殖,原发病灶炎症迅速吸收或留下少量钙化灶,肿大的肺门淋巴结逐渐缩小、纤维化或钙化,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被消灭,但仍然可有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没有被消灭,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潜在病灶,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重新生长繁殖发生结核病,这即为继发性结核可以内源性复发的基础,但也可以外源性重染。同时由于继发性结核病容易出现空洞和排菌,有传染性,故A、B、C、E答案均可排除。由于继发性肺结核的起病时间快慢不一,急性起病者,痰涂片检查阳性,但慢性起病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痰涂片检查可阴性,因此D为标准答案。
3.正确答案 :B
解析:心室收缩期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启期间,心室容积不会发生改变,称为等容收缩期 。此时室内压高于房内压,但低于主动脉压。
4.正确答案 :C
解析:流行病学实验中可比性较好的对照包括安慰剂对照、标准疗法对照、自身对照、交叉对照。
5.正确答案 :A
6.正确答案 :A
解析:题1:为记忆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维生素缺乏病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7.正确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基本理论的理解。
参与COPD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蛋白酶,包括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基质蛋白酶等,引起慢性黏液高分泌状态并破坏肺实质,因此,中性粒细胞是COPD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故C答案为正确答案;参与哮喘发病的主要炎症细胞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h2细胞、肺泡巨噬细胞,故A、B、D、E答案均可排除。
8.正确答案 :A
解析: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因患某种疾病死亡的人或动物数量占患病人或动物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病死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病人数 ×100%。
9.正确答案 :E
10.正确答案 :C
解析: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血中ACTH浓度立即增加,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 。一般将引起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刺激,而产生的反应称为应激 。应激反应是以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主、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 。故在有害刺激时,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而不是减弱 。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