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 互根互用
B. 对立制约
C. 交感合和
D. 消长平衡
E. 相互转化
2. [单选题]目胞浮肿属于
A. 水肿
B. 吐泻伤津
C. 痰浊阻肺
D. 肝郁化火
E. 风热邪毒上攻
3. [单选题]下列炮制方法的目的,不属降低毒副作用的是
A. 延胡索醋制
B. 常山酒炒
C. 甘遂醋制
D. 半夏姜矾水制
E. 巴豆压油取霜
4. [单选题]寒湿痹痛,腰以下明显者,最佳选药是
A. 防己
B. 威灵仙
C. 独活
D. 羌活
E. 木瓜
5. [单选题]首先提出捻转、提插等单式补泻手法的著作是( )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针经指南》
D. 《针灸甲乙经》
E. 《备急千金要方》
6. [单选题]肾之募穴是
A. 期门
B. 章门
C. 京门
D. 日月
E. 带脉
7. [单选题]病人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此为
A. 得神
B. 少神
C. 失神
D. 假神
E. 神乱
8. [单选题]黄疸病中,最多见的病机是
A. 寒湿发黄
B. 火劫发黄
C. 燥结发黄
D. 湿热发黄
E. 虚劳萎黄
9.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 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 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 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 药学技术人员
E. 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10.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
A. 恶阻
B. 胞阻
C. 子痫
D. 子淋
E. 子肿
11. [单选题]针灸治疗肠痈,选取的主穴是
A. 阑尾、曲池、外关
B. 阑尾、天枢、上巨虚
C. 天枢、腹结、大横
D. 天枢、上巨虚、曲池
E. 以上都不是
12. [单选题]小蓟饮子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A. 当归、蒲黄
B. 生地、滑石
C. 藕节、木通
D. 大黄、车前子
E. 栀子、淡竹叶
13. [单选题]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
A. 诊肿胀
B. 诊寒热
C. 诊尺肤
D. 诊疼痛
E. 诊润燥
14. [单选题]功能舒筋活络,并善于缓解拘挛疼痛的药物是
A. 独活
B. 蕲蛇
C. 桑寄生
D. 威灵仙
E. 木瓜
15. [单选题]桂苓甘露饮的功用是
A.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B. 清暑益气,除湿健脾
C.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D.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E. 祛暑化湿,健脾和胃
16. [单选题]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 乌药、山药
B. 茯苓、山药
C. 茯神、当归
D. 莲须、芡实
E. 龙骨、牡蛎
17. [单选题]足厥阴肝经联络器官( )
A. 循喉咙,挟舌本
B. 入下齿中,挟口、鼻
C.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D. 挟咽、系目
E.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18. [单选题]下列除哪组外都是镇心安神药组
A. 龙骨、牡蛎
B. 朱砂、磁石
C. 龟板、鳖甲
D. 珍珠、琥珀
E. 珍珠母、紫贝齿
19. [单选题]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
A. 健康携带者
B. 潜在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显性感染
E. 不典型病例
20. [单选题]"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处"的穴位是
A. 膝关
B. 曲泉
C. 阳陵泉
D. 阴陵泉
E. 地机
1.正确答案 :C
2.正确答案 :A
3.正确答案 :A
解析:炮制目的:
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4.正确答案 :C
解析: 独活
药性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应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
2.表证风寒挟湿。
3.少阴头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无风寒湿邪或气血虚者慎用。
5.正确答案 :A
6.正确答案 :C
解析:京门 肾之募穴
定位 侧腰部,第12肋游离端下际处。
主治 ①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代谢失调的病证;②腹胀、肠鸣、腹泻等胃肠病证;③腰痛,胁痛。
操作 直刺0.5~1寸。
7.正确答案 :D
解析: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脏腑精气极度衰竭
--突然好转---常见于临终之前,为死亡的预兆
8.正确答案 :D
解析:湿热并重证
茵陈蒿汤证
原文: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病因病机:本证由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交蒸,营卫不和则生寒热;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则不欲饮食,若勉强进食,反而增湿助热,湿热上冲,则见头目眩晕、心胸不安。湿热郁蒸日久累及血分则形成黄疸。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和小便不利等症状。
辨证:湿热倶盛。
治则:清利湿热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
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证
原文: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
茵陈蒿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提要:本条论述湿重于热的黄疸证治。
病因病机:湿热黄疸,湿多热少。
证候:全身发黄,黄色不甚鲜明,食少脘痞,身重便溏,小便不利,苔腻淡黄等症。
辨证: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清热退黄。
方药:茵陈五苓散。方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五苓散化气利水除湿。
9.正确答案 :E
解析: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
(1)管理人员。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
(2)医师。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的人员
(3)护士。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4)医技人员。指医疗技术人员,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内各种检验检查科室技术人员、口腔技师、康复理疗师、医学物理工程师和医疗器被检验、维护人员等。
(5)药学技术人员。指依法取将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及技术人员。
(6)其他人员。指除以上五类人员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其他人员、主要包括物资、总务、设备、信息、统计、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等部门工作人员。
10.正确答案 :A
11.正确答案 :B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12.正确答案 :D
解析:小蓟饮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灸甘草。
13.正确答案 :C
14.正确答案 :E
解析:木瓜
药性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应用
1.风湿痹证。尤为湿痹,筋脉拘挛要药。
2.脚气水肿。
3.吐泻转筋。
4.消化不良、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煎服,6~9g。
使用注意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忌服。
15.正确答案 :C
16.正确答案 :C
解析:桑螵蛸散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心肾气虚,不能固摄所致。治当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方中桑螵蛸补肾固精止遗;人参大补元气,共为君药。阴精不固,以龟板滋阴潜阳固肾;龙骨益阴潜阳安神,助桑螵蛸固涩止遗,共为臣药。心主血,以当归补血益心;心藏神,以茯神宁心安神;远志定志安神;菖蒲开窍安神,共为佐药。诸药配伍,以奏调补心肾,涩精止遗之效。
17.正确答案 :E
18.正确答案 :C
19.正确答案 :C
20.正确答案 :D
查看答案 点击下载本科目所有考试题